全美華人病理學會年會波城圓滿舉行

全美華人病理學會(CAPA)年會近日在波士頓舉行,來自美國各地的100多位醫生和醫學研究者出席本次年會。年會的聯誼晚宴在波士頓唐人街著名的帝苑大酒樓舉行,近200位來賓共同回顧全美華人病理學會過去22年的非凡發展歷程,還觀看精彩的文藝表演。

自2003年成立以來,全美華人病理學會已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公認的病理學家組織,目前有近950名註冊會員,會員活躍在美國病理學界,許多已成為各個領域的學術帶頭人,並擔任專業領導職務。該學會也與中華病理學會等其他國際病理組織合作,舉行一系列國際學術會議,在國際病理界享有較高信譽。

據介紹,全美華人病理學會2024-2025年度主席王亮教授是中國湘雅醫學院傑出校友,湘雅海外校友會董事會主席、湘雅海外校友會前會長。王亮教授1982年在湖南醫科大學獲得醫學學士學位,1989年獲碩士學位,1996年獲湖南醫科大學/南加州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1990-1992年及1992-1999年分別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及南加州大學醫學院住院博士後研究,並先後在德州大學醫學院醫學院及南加州大學醫學院進行醫學博士後研究,並先後在德州大學醫學院學習醫學科醫師。

王亮主席現任南加州大學Keck醫學院病理學教授,洛杉磯兒童醫院環球健康中心副總監,外科病理學主任。長期從事與兒童病理相關的醫療和科學研究,是國際兒童膽汁淤積性肝病和神經母細胞瘤臨床研究的知名專家。他感謝本次年會組委會成員的辛勤工作。

為透過寶貴的指導和輔導來支持下一代病理學家,二十名CAPA成員參加最近與北美中醫師聯盟(ANACP)合作舉辦的住院醫師模擬面試和指導聯合計劃。他們慷慨地為住校候選人提供寶貴的建議和申請指導。

「我深深感謝忠誠的成員們對我司的堅定支持。您的貢獻對我們的社區產生重大影響。對CAPA來說這是忙碌的一年!為保持這股勢頭,我鼓勵CAPA會員參加這些即將舉行的活動。計劃最終確定後,請密切注意更多細節。」王亮主席說。

在美擔任病理醫生非易事

年會期間,與會者紛紛祝賀第七屆世界傑出華人醫師霍英東獎得主王煥友醫生。1992從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赴美,王煥友前往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做訪問學者,並攻讀分子病理學博士。工作時間,王煥友開展病理實驗並進行基礎研究,休息時,他則準備美國醫生執照考試。為節約實驗成本,他養了100多隻小鼠,無論是否放假,他每天最少要到動物房看兩次小鼠。

若想成為獨立病理醫生,畢業後還需經過多年的培訓。觀摩學習外,培訓期間的新人要對病理切片進行分析研究,並在住院醫師的幫助下得出診斷。2005年,王煥友完成5年的培訓,成為血液病和淋巴瘤病理醫生。他告訴中新社記者,病理醫生雖身居幕後,不直接與患者打交道,卻是治療決策支持、研究與新療法開發及預後評估等環節不可或缺的部分,被稱為「醫生中的醫生」。病理學則被稱為臨牀診斷的「金標準」。

王煥友醫生的主要工作是血液病與淋巴癌的診斷。工作20年來,王煥友看了逾4萬張病理切片,為上千名患者提供病理診斷。

「病理檢測中,微小的病變可能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後生存率、復發及併發症風險。越早發現病變,就能為患者爭取越多的治療時間。」王煥友約有75%的工作時間都在進行血液病與淋巴瘤的病理診斷。這兩種疾病死亡率比較高,他希望通過發現生物標記及時準確地做出診斷,通過基因和分子探索其發病機理。

王煥友醫生表示,病理學是在美華人醫生執業最多的專業,聚集大量華人精英。由於病理醫生培養週期長、資源分布不均,中國面臨病理醫生缺口大、供需不匹配等問題。在美華人病理醫生為兩國開展病理診斷溝通搭建起橋樑。2019年至2020年,王煥友擔任全美華人病理學會主席。在這期間,他負責組織學術會議、籌備贊助經費、並開展住院醫師培訓。

部分與會者合影。主辦方提供

王煥友(右二)獲頒第七屆世界傑出華人醫師霍英東獎。

年會中,多位會員獲得嘉獎狀。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