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消防聯合演練|模擬特大颱風暴雨襲港 消防處長楊恩健:各方協調溝通達致成果

香港消防處、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和澳門消防局,昨(25日)日起一連三日,在港舉辦聯合演練,模擬多個場景包括颱風襲港,有行山人士被困山上受傷,嚴重交通意外及化學品洩漏、山泥傾瀉、建築物倒塌壓傷人等,由香港擔任總指揮,粤澳派出共75人、多輛消防車及工具,約花4小時抵港。消防處處長楊恩健表示,整個演練順暢,發揮合作機制的精神。

相關報道:粵港澳消防聯合演練|模擬鯉魚門三家村洪災 三地合作救援村民 鄧炳強楊恩健在場視察 

 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祥喜(中)、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左四)、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羅永綱(右四)、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室務會成員向斌(右三)、澳門警察總局局長梁文昌(左三)、國家消防救援局副局長何寧(右二)、香港消防處處長楊恩健(左二)、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高寧宇(右一)和澳門消防局局長梁毓森(左一)聽取粵港澳大灣區應急救援聯合演練「聯城──2025」簡報。
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祥喜(中)、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左四)、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羅永綱(右四)、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室務會成員向斌(右三)、澳門警察總局局長梁文昌(左三)、國家消防救援局副局長何寧(右二)、香港消防處處長楊恩健(左二)、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高寧宇(右一)和澳門消防局局長梁毓森(左一)聽取粵港澳大灣區應急救援聯合演練「聯城──2025」簡報。

 

消防處處長楊恩健(圖中)指,演練測試應急機制、內地消防車經「綠色通道」來港,及現場聯合指揮系統,認為演練達到成果。梁國峰攝
消防處處長楊恩健(圖中)指,演練測試應急機制、內地消防車經「綠色通道」來港,及現場聯合指揮系統,認為演練達到成果。梁國峰攝

 

演練中涉及運載危化品的車輛泄漏危化品, 影響大量民眾,救援人員需在現場進行大型洗消。梁國峰攝
演練中涉及運載危化品的車輛泄漏危化品, 影響大量民眾,救援人員需在現場進行大型洗消。梁國峰攝

 

演練中涉及運載危化品的車輛泄漏危化品, 影響大量民眾,救援人員需在現場進行大型洗消。
演練中涉及運載危化品的車輛泄漏危化品, 影響大量民眾,救援人員需在現場進行大型洗消。

 

 

 

模擬塌樓拯救。梁國峰攝
模擬塌樓拯救。梁國峰攝

 

消防需在瓦礫中拯救傷者。梁國峰攝
消防需在瓦礫中拯救傷者。梁國峰攝

 

消防需在瓦礫中拯救傷者。
消防需在瓦礫中拯救傷者。

 

粵澳消防合共出動75人員18車參與演練

香港按粵港澳三地政府自去年六月簽署的《粵港澳應急管理合作暨大灣區應急救援行動合作框架協議》後,首次舉行的聯合演練,由消防處統籌主辦,除了三地消防救援部門外,亦邀請了醫院管理局及民眾安全服務隊參與;演練分陸路及水路救援行動。

消防處處長楊恩健說,整場演練模擬香港遭遇特大颱風及暴雨,引發大規模水浸、塌樹及樓房倒塌事故。在本地資源緊絀情況下,香港消防處依據協議向廣東省及澳門請求支援。行動中,廣東省派出60人、13輛消防車;澳門派出15人、5輛消防車,4小時內經口岸迅速抵港,其後在消防及救護學院建立前線指揮站。指揮站涵蓋現場指揮中心、醫療站、洗消區及膳食區等,演練全程持續48小時。

廣東深圳消防救援隊掛有香港車牌。梁國峰攝
廣東深圳消防救援隊掛有香港車牌。梁國峰攝

 

取得粵港兩地跨境消防車配額的四台廣東省消防車以「兩地牌」於深圳灣口岸直接過關到港參與演練,體現消防車經跨境綠色通道跨境救援的實際操作。
取得粵港兩地跨境消防車配額的四台廣東省消防車以「兩地牌」於深圳灣口岸直接過關到港參與演練,體現消防車經跨境綠色通道跨境救援的實際操作。

 

模擬風暴來襲期間,兩位登山遠足的市受困於山腰,人員要作出高空拯救。梁國峰攝。
模擬風暴來襲期間,兩位登山遠足的市受困於山腰,人員要作出高空拯救。梁國峰攝。

 

模擬風暴來襲期間,兩位登山遠足的市受困於山腰,人員要作出高空拯救。梁國峰攝。
模擬風暴來襲期間,兩位登山遠足的市受困於山腰,人員要作出高空拯救。梁國峰攝。

 

模擬風暴來襲期間,兩位登山遠足的市受困於山腰,人員要作出高空拯救。梁國峰攝。
模擬風暴來襲期間,兩位登山遠足的市受困於山腰,人員要作出高空拯救。梁國峰攝。

 

 消防處長楊恩健:各方協調及溝通達致成果

今次測試目的包括測試在大灣區應急救援行動方案的啟動機制,預先設立的綠色通道,如何讓消防車盡快調度來港救援,以及現場聯合指揮系統的協調及人員溝通。其中今早三場聯合演練應對高空搜救、地庫停車場水浸,塌樹意外等不同場景。楊恩健認為,三場演練指揮協調都達致目的和成果。此外,消防處下午將於鯉魚門進行大規模水浸撤離演練,重點演習水路疏散方案。

楊恩健續稱,上次演練於去年在江門進行,現場聯合指揮一般由屬地主導,個別任務就會分派至其他部隊。他表示,例如超強颱風山竹吹襲,本港可能需花整個月時間處理阻塞道路的塌樹,影響到市民返工返學,就可能要啟動機制,尋求廣東及澳門協助。他又指,有就三地各自使用的救援工具製作清單,有充足的溝通,不會出現消防員不懂如何使用工具的情況。   

操練包括模擬一個地下停車場水浸, 人員要潛水救人。梁國峰攝
操練包括模擬一個地下停車場水浸, 人員要潛水救人。梁國峰攝

 

操練包括模擬一個地下停車場水浸, 人員要潛水救人。梁國峰攝
操練包括模擬一個地下停車場水浸, 人員要潛水救人。梁國峰攝

 

操練包括模擬一個地下停車場水浸, 人員要潛水救人。梁國峰攝
操練包括模擬一個地下停車場水浸, 人員要潛水救人。梁國峰攝

 

操練包括模擬一個地下停車場水浸, 人員要潛水救人。梁國峰攝
操練包括模擬一個地下停車場水浸, 人員要潛水救人。梁國峰攝

 

操練包括模擬一個地下停車場水浸, 人員要潛水救人。梁國峰攝
操練包括模擬一個地下停車場水浸, 人員要潛水救人。梁國峰攝

 

由港方主導的塌樹意外演練方面,其中一場景模擬風暴潮侵襲山谷低地路段,導致兩名登山市民受困山腰,其中一人遭倒塌樹壓傷需緊急撤離。各地消防人員分工合作,首先上山為傷者急救並將其固定於擔架。其後,人員利用運用高空拯救車搭載的繩索及多功能三腳架,架設橫跨洪流的繩橋系統。最後在電動上升器輔助下,救援團隊以懸吊方式將傷者沿繩橋護送至對岸,由對岸守候人員接應並轉移至安全區域。聯合行動充分展現各地消防人員因應現場地理環境調動資源及救援人員,有序地完成拯救任務。

另一場景則為交通意外及危害物質事故,演練模擬颱風襲港期間,有多架行駛中的車輛被塌樹擊中而發生嚴重交通意外,亦有多架私家車及重型車輛發生碰撞並翻側,當中涉及運載危化品的車輛泄漏危化品,影響大量民眾,救援人員需在現場大型洗消。

三地消防模擬在消防及救護學院建立前線指揮站,涵蓋現場指揮中心、醫療站、洗消區及膳食區等。
三地消防模擬在消防及救護學院建立前線指揮站,涵蓋現場指揮中心、醫療站、洗消區及膳食區等。

 

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則利用排澇機械人抽走水浸的積水。梁國峰攝
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則利用排澇機械人抽走水浸的積水。梁國峰攝

 

 

大型抽水車。
大型抽水車。

 

 

坍塌搜救事故演練方面,則模擬颱風襲港,連續暴雨引發多區水浸和山泥傾瀉,其中一個靠近山邊的地區因山崩導致多棟建築物倒塌。現場有大量傷者,同時收到多人失蹤及被困的報告,廣東及澳門的消防員迅速趕赴香港,聯同香港消防處的災難應變救援隊搜救工作。現場分為多個工作場景,包括瓦礫上有大量傷者、危牆有倒塌危機、有傷者被重物壓住、有人被困升降機槽、危樓及瓦礫底。

另一組操練則模擬一個地下停車場水浸,救援人員須克服能見度低、湍急水流、極容易迷失方向及觸電風險等威脅,在水中搜索有沒有被困人士。團隊需同步執行動態風險評估以及與不同單位分工合作,以提升救援效率。 行動中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利用排澇機械人抽走水浸的積水。

今次聯合演練主要動用了香港消防處潛水裝備供應車上的救援工具,包括水下遙控機械人(UROV)、自吸式水下呼吸器、救 生浮標、水下通訊設備,以及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的排澇機械人。水下遙控機械人的工作深度可達200米,最高速度達3海哩,配備水面供電系統後更能無間斷工作,並配備高效能水下聲納系統,在能見度低的情況下功效顯著。

相關報道:一連三日應急救援聯合演練 模擬港現極端情況 向粵澳政府求助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