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簽令改革選民投票制度

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民眾登記成為選民時,必須提供公民身分證明文件。 美聯社

▍本報訊 ▍

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民眾登記成為選民時,必須提供公民身分證明文件,每逢聯邦選舉時,官方也不得點算選舉日之後才收到的郵寄選票,州府違令的話可能喪失聯邦撥款。外界預料,這次改動將引發激烈的法律訴訟。

綜合美聯社和《華爾街日報》報道,特朗普25日表示,政府需要維護選舉「自由、公正、誠實」,杜絕「舞弊、錯誤或疑慮」,又指責國家長年未能執行「基本而且必要的選舉保護措施」,因此這次命令生效後,各州需與國務院、國土安全部、社安管理局等部門合作,分享選民名單,將非公民剔除出選舉名冊。

行政命令還要求,司法部嚴格執行聯邦選舉法,各州遇到懷疑選舉犯罪時,也需向聯邦通報,相關部門則應協助查找不符合資格的選民。至於民眾登記成為選民時,需出示駕駛執照之類的證明文件。

在點算選票方面,行政命令要求有效選票必須在選舉日當天或之前「寄出及送達」;選舉協助委員會(Election Assistance Commission)應重新制定投票指引,優先採用可提供紙本記錄的投票機;各州也必須遵守新規定,否則會喪失聯邦筆款。

根據這次命令,全美18個州份和波多黎各需改變現行規定,不再接受選舉日之前寄出、但選舉日之後才收到的選票。

特朗普2020年競逐連任失敗後,一直指責當年選舉不公,宣稱大批非公民曾投票,而且郵寄選票及不在籍選票出現大量造假的情況。但反對陣營批評,選舉舞弊的個案雖然偶有發生,但出現機率只是鳳毛麟角,以俄亥俄州為例,當地在2020年接近600萬人投票,但涉嫌舞弊個案只有75宗,另一項抽樣調查顯示,在全美2500萬張選票中,潛在舞弊個案僅佔475宗,根本不足以影響勝負。

選民權益團體批評,新的安排可能導致合法選民無法投票。布倫南司法中心(Brennan Center for Justice)等機構曾在2023年發表報告,估計全美有2100多萬公民沒有選舉所需的身分證明,佔合資格選民總數約9%。專家具體舉例說,女性結婚後可能跟隨夫姓,若忘記更改登記資料的話,便容易被列為可疑個案。

反對陣營同時表示,《憲法》列明管理選舉的權力在於州府,包括設定選舉日期、地點與方式等等,這次行政命令有聯邦干涉州府事務之嫌。其中科羅拉多州的民主黨籍州務卿格里斯沃爾德(Jena Griswold)已經開腔,批評行政命令違法,質疑特朗普刻意設立障礙,防止選民「以選票反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