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律師公會今日(26日)與訪港的上海市律師協會代表團會面交流,會上討論了新成立的上海國際商事法庭,集中處理涉外商事及仲裁司法審查等訴訟。公會主席毛樂禮資深大律師指,香港大律師在國際仲裁中,可以與內地律師組成強大團隊,並肩作戰。上海市律協副會長黃寧寧期望,香港大律師有更多機會以非內地律師身份參與當地審理的國際商事案件。
公會主席毛樂禮資深大律師,歡迎上海市律師協會仲裁專業委員會近三十人的代表團再度訪問公會,雙方過去有很多交流活動,已經是「老朋友」。他在會上介紹香港大律師在國際仲裁中的優勢,包括普通法背景及兩文三語能力等等,形容香港大律師作為訟辯專才,滬港律師攜手合作,提供高質素的法律服務,更有助內地企業「走出去」。他又指在國際爭議解決中,仲裁愈來愈受到重視,企業「走出去」需要涉外仲裁人才,公會亦一直與不同院校及機構合作,為法律系學生及執業律師提供普通法課程,培育國家涉外法治人才。





前主席杜淦堃指兩地合作緊密
公會前主席、現內地事務常委會聯席主席杜淦堃資深大律師、公會副主席薛日華資深大律師、執委會委員何淑瑛大律師等亦有出席會議。杜淦堃提及公會與上海市律協去年十月簽訂新一份合作備忘錄,就加強兩地合作、提升專業水平、培育青年律師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顯示柤互緊密合作。
上海國際商事法庭成立 料更多港大律師參與
黃寧寧在會上介紹,上海國際商事法庭去年底揭牌成立,作為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內設機構,今年起正式集中處理涉外商事及仲裁司法審查等訴訟,並在上星期審理了首宗案件,涉及中國及德國兩間公司的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糾紛。他指香港大律師專業水平高,處理涉外案件經驗豐富,希望未來香港大律師能夠在上海相關國際商事案件中擔當更多不同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