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倡豁免傷殘津貼「長者離港日數」限制 孫玉菡:須合理分配有限公共資源

【傷殘津貼/長者/安老/北上/長生津】現時領取傷殘津貼的長者如到內地安老,需於付款年度內居港不少於60天,否則其津貼額將被扣減。立法會今日(26日)處理申領傷殘津貼的長者到內地安老的口頭質詢,多名議員要求當局豁免申領傷殘津貼的長者的離港日數限制,質疑限制違背鼓勵北上養老政策。勞福局局長孫玉菡拒絕有關要求,指領取傷殘津貼需要由衞生署或醫管局醫生進行醫療評估,以確保質素和一致性,而且為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公共資源,需有居港規定和離港限制,同時現行安排已提供一定彈性。

孫玉菡:須確保社會保障制度可持續性

提出口頭質詢的民建聯、新界東南議員李世榮關注當局會否考慮豁免申領傷殘津貼的長者的離港日數限制,以及會否考慮容許領取傷殘津貼並選擇赴粵養老的長者,跟選擇赴粵養老的申領綜援長者,一樣可以取得每月5,000元資助。孫玉菡指,為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公共資源,以及確保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性,傷殘津貼申請人和受惠人在申請前和領款期間,需要配合居港規定和離港限制,確保相關人士與香港保持密切聯繫,而且領取傷殘津貼所要的醫療評估必須由衞生署或醫管局醫生進行,以確保質素和一致性。

孫:現階段無計劃豁免離港限制

孫玉菡表示,受惠人只要在付款年度不離港逾60日便可領取全年津貼,若付款年度居港少於60日則只會獲發在港居住期間的津貼,認為已為需要經常來往香港和內地的市民提供相當多彈性,當局現階段無計劃豁免離港限制。他又指,當局現階段沒有計劃向領取傷殘津貼,並選擇赴粵養老的長者,提供與選擇赴粵養老的申領綜援長者一樣每月5,000元資助。

現時領取傷殘津貼的長者如到內地安老,需於付款年度內須居港不少於60天,否則其津貼額將被扣減。
現時領取傷殘津貼的長者如到內地安老,需於付款年度內須居港不少於60天,否則其津貼額將被扣減。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拒絕豁免申領傷殘津貼的長者的離港日數限制要求,指須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公共資源。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拒絕豁免申領傷殘津貼的長者的離港日數限制要求,指須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公共資源。

 

工聯會陸頒雄質疑當局做法只是限制長者安老政策,並未有節省金錢。
工聯會陸頒雄質疑當局做法只是限制長者安老政策,並未有節省金錢。

 

選委界議員管浩鳴關注,當局未來會否考慮將內地和大灣區,與境外地區分開處理。
選委界議員管浩鳴關注,當局未來會否考慮將內地和大灣區,與境外地區分開處理。

 

孫玉菡指,當局在放寛時需要取得平衡,方便長者北上安老之餘取得平衡,同時確保公共資源用得其所。
孫玉菡指,當局在放寛時需要取得平衡,方便長者北上安老之餘取得平衡,同時確保公共資源用得其所。

 

孫玉菡表示,受惠人只要在付款年度不離港逾60日便可領取全年津貼。
孫玉菡表示,受惠人只要在付款年度不離港逾60日便可領取全年津貼。

 

工聯會選委界議員陸頌雄批評孫玉菡回應令人失望,認為取消60天的居港限制或能使傷殘人士在內地接受醫療或購買醫保,變相減少香港政府開支,質疑當局做法只是限制長者安老政策,並未有節省金錢。孫玉菡表示,是否節省金錢不一定為政府主要考慮因素,同時傷殘津貼不設經濟審查,申請資格僅由醫生對傷殘人士的醫療需要進行傷殘評估,而且相關人士身體狀況差不宜長期離港,和醫療大多需在港進行。

管浩鳴倡內地大灣區與境外分開處理

選委界議員陳沛良則指,傷殘人士行動不便,質疑居港日數限制和要求在港進行醫療評估,與鼓勵北上養老的政策有違背。孫玉菡指不認為有違背,因傷殘津貼不設經濟審查,而且現時大多年過65歲的長者可以申請長者生活津貼,而申請該津貼的津貼額與高額的傷殘津貼相約,有不同途徑申請津貼。

另一選委界議員管浩鳴關注,當局未來會否考慮將內地和大灣區,與境外地區分開處理。孫玉菡指,當局在放寛時需要取得平衡,方便長者北上安老之餘取得平衡,同時確保公共資源用得其所。

記者:林彥汛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