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南新發展區︱發展局申140億撥款 議員促檢視多層現代產業大樓作用

政府擬就元朗南新發展區及洪水橋淨水設施,向立法會申請共約207億元撥款,當中約140億6,510萬為元朗南新發展區第二期發展,今(25日)諮詢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多名議員促檢視多層式現代產業大樓作用,是否適合當區及行業發展。

劉國勳:多層式現代產業大樓反應不熱烈

民建聯劉國勳表示,無論元朗南新發展區或洪水橋,早在政府推出北部都會區發展前已作規劃,關注相關發展是否需要再作檢視,以符合北都發展。他舉例元朗南有重要建造設施,包括石屎廠,而該處被規劃成多層式現代產業大樓,但觀乎目前其他地區的多層式現代產業大樓反應不熱烈,問及當局是否可暫緩多層式大樓規劃,看市場反應再作決定。

政府希望發展北都。資料圖片
政府希望發展北都。資料圖片

 

民建聯劉國勳。資料圖片
民建聯劉國勳。資料圖片

 

自由黨航運交通界易志明。資料圖片
自由黨航運交通界易志明。資料圖片

 

新民黨葉劉淑儀。資料圖片
新民黨葉劉淑儀。資料圖片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謝偉銓,資料圖片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謝偉銓,資料圖片

 

自由黨航運交通界易志明表示,當局着重以規劃角度去考慮如何發展土地,包括土地使用效益是否最大、是否美觀等,而他持不同看法,認為「如果最大效益使用土地,咁起夠30層啦,放大地積比,貨櫃車轉30個圈上去,我諗包撞車都得啦。」

他認為應以實際情況處理,強調棕地有很多不同操作,特別是建築預製件、建築機械存放等,都需要開放式土地,希望當局趁規劃未完全落實,可盡量撥地處理,而再建更多多層式大樓,不是完全適合相關行業使用,強調當局不願變,會扼殺部分行業的生存空間,對香港經濟發展是毫無好處。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何珮玲表示,已盡量作出平衡,承認有些棕地作業需要保留,亦不適宜上樓,故有一個露天用地,希望未來規劃可兼顧不同方面。

她亦稱洪水橋規劃是數年前擬定,但規劃是「動態」的,會不斷地檢視土地使用以配合香港發展,針對元朗南新發展區,該處定位是以居住為主,包含少許工業地,但希望都是無污染的工業,故在該區設置水泥廠未必很合適,當局已在洪水橋預留位置供水泥廠使用。

140億撥款只供工程 未包括收地

新民黨葉劉淑儀關注,今次當局為元朗南新發展區申請140億元,是否包括收地費用,如否預計日後收地涉款為多少。何珮玲承認今次申請的撥款只供工程使用,料元朗南新發展區收地及特惠補償合共88億元。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謝偉銓表示,元朗南新發展區第二期以公營房屋為主,第三期才是私營房屋為主,希望在規劃及設施上能加強市民的歸屬感,而非只訂用途沒有其他配套。何珮玲表示,今次除了就公營房屋土地進行平整外,亦有學校、政府機構、社區設施用地等,以提供醫療、社福等服務。

記者:郭詠欣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