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與馬克龍白宮會晤 俄烏戰爭嚴重分歧難以化解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週一在白宮會談,兩人在展現友好關係的同時,卻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出現嚴重分歧。特朗普拒絕將俄羅斯總統普京稱為「獨裁者」,並聲稱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遠超歐洲,而馬克龍則明確指出「侵略者是俄羅斯」,並當場糾正特朗普的說法。

會談適逢俄烏戰爭爆發三週年,特朗普在會上堅稱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高達3500億美元,而歐洲僅提供1000億美元。但根據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的數據,美國提供的援助為1190億美元,而歐洲的援助總額則達1380億美元。

當特朗普宣稱歐洲「只是貸款給烏克蘭,最終還能拿回錢」時,馬克龍立即用英語打斷特朗普,並拍了拍他的手臂強調:「不,事實上,我們支付了真正的資金。」他解釋,與美國一樣,歐洲提供的援助包含直接資金、貸款及擔保,並非特朗普所形容的純貸款形式。特朗普對此仍表懷疑,並用手勢示意不太認同。

特朗普揚言或訪莫斯科 促烏克蘭「讓渡資源」

特朗普在會談中透露,若能促成和平協議,他可能親自前往莫斯科訪問,成為十多年來首位訪問俄羅斯的美國總統。此舉若成真,勢必被視為對普京的外交勝利,特別是在普京因戰爭罪行而面臨國際刑事法院通緝之際。

此外,特朗普再次強調,美國的援助不應「無償」提供,烏克蘭應以數千億美元的礦產資源作為回報,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一直抗拒這一要求。不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則表示,雙方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形容協議已到「一碼線」,暗示接近達成共識。

美歐關係緊張 馬克龍試圖穩住局勢

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美國與歐洲盟友的關係出現劇變。特朗普揚言對歐洲商品加徵關稅,並要求北約成員國提高軍費開支,甚至超越原先的目標。副總統萬斯(J.D. Vance)早前在慕尼黑的一場演講中,更指歐洲國家的主要安全威脅並非來自俄羅斯或中國,而是其內部的政治與文化政策,進一步加劇美歐裂痕。

面對美國政策轉向,馬克龍積極召集歐洲領袖商討應對方案,並趕赴華盛頓與特朗普直接對話,希望在談判中確保歐洲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影響力。然而,儘管兩人會面時互相恭維,甚至重現過去「較勁式」的握手互動,但雙方在核心問題上的立場仍然存在明顯分歧。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