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1月,中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DeepSeek的開源模型R1早前震撼AI產業,其中英偉達(Nvidia,NVDA)單日市值一度蒸發近6000億美元。英偉達創辦人黃仁勳首度回應DeepSeep,指其R1推理模型「令人印象深刻」,並推動整個行業發展,AI未來發展仍依賴算力,對晶片的需求不減反增。
上月底,DeepSeek橫空出世令美股科技股受創,因DeepSeek在模型構建和訓練中使用的晶片性能及成本都較低,讓投資者擔心未來大型科企或減少對英偉達高端晶片產品的需求,導致英偉達股價在1月27日曾暴跌17%,單日市值蒸發超6000億美元,惟近日已收復大部分失地。
「後訓練」才是最重要部分
據報黃仁勳近日在一場線上活動的預錄訪問中指,市場當時對R1的反應是「人工智能結束了!它從天而降,我們不再需要進行任何算力了!而事實恰恰相反。」
黃仁勳說:「在投資者角度來看,過去都有一種心智模型,的認為AI是先進行預訓練,然後進行推理,而推理就是向AI提問並立即得到答案。」他直言這種觀念錯誤。他說即使預訓練仍然重要,但「後訓練」(post-training)才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學習解決問題的關鍵環節」,教AI模型更好地「推理」是科技行業的下一個擴展前沿,仍依賴巨大的算力。
黃仁勳又稱讚DeepSeek的創新為人工智能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R1的開源,世界各地熱情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