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大律師公會內地授普通法課程 曾有學生受啟發來港進修成大狀

香港作為中國唯一普通法司法管轄區,擁有獨特優勢。大律師公會自2011年起與北京大學法學院、上海華東政法大學涉外法治學院合作,分別在北京、上海教授普通法課程。大律師公會主席毛樂禮表示,公會正計劃安排學生今年內到本港大律師辦事處實習兩至三星期,勉勵他們投入涉外法治服務的團隊。他指出,最少有兩名內地學生參與課程後,決定再到本港攻讀法學專業證書(PCLL),最終晉身大律師行列。

擬年內安排內地生赴港律師樓實習

毛樂禮表示,國家目前正加強涉外高端法律人才培養,普通法課程是重要的培養途徑,期望日後會有更多內地學生來港執業。他又指,公會很榮幸可以在培育涉外法治人才方面出一分力,強調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推廣香港法律服務,為會員開拓更多機會,同時提升整體專業水平及競爭力。

毛樂禮過去曾到內地大學教授普通法課程。大律師公會供圖
毛樂禮過去曾到內地大學教授普通法課程。大律師公會供圖

 

毛樂禮過去曾到內地大學教授普通法課程。大律師公會供圖
毛樂禮過去曾到內地大學教授普通法課程。大律師公會供圖

 

翻查資料,一名北大畢業生曾於2013年參與公會的普通法課程,受啟發後來港報讀本地法律課程,再晉身本地大律師行列。

毛樂禮續說,有關實習安排只屬初步階段,相信學生實習後可多了解大律師公會會員的日常工作,熟悉本港在普通法制度下,法庭是如何處理案件及進行判決,畢竟兩地法律制度不一,加上本港大多商業糾紛源自內地企業,此舉可以加深認識國內的企業文化,形容「大家可以互相學習,實屬喜事。」

記者︰黃子龍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