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edia-proc.singtaousa.com/photo.php?s=https://media.singtaousa.com/wp-content/uploads/master/2025/02/sf02-1-12.jpg&f=jpeg&w=815&q=75)
![](https://media-proc.singtaousa.com/photo.php?s=https://media.singtaousa.com/wp-content/uploads/master/2025/02/sf02-2-8.jpg&f=jpeg&w=815&q=75)
三藩市街頭狀況備受詬病,新市長羅偉(Daniel Lurie)首項重要立法重點打擊街頭毒品。市參事會投票通過後,羅偉周三簽署《芬太尼緊急狀態條例》,並宣布於田德隆區(Tenderloin)Geary街822號設立24小時「穩定中心」(stabilization center),為處於精神健康和藥物濫用危機中的人群提供治療。
新條例在市參事會獲得10:1通過,允許市府簡化行政程序,以快速應對芬太尼危機和無家可歸者問題。條例放鬆限制,讓羅偉能夠迅速籌款用於戒毒治療、庇護所與心理健康服務。市參事會放棄部分監督權。
羅偉在競選期間承諾建立24小時全天開放的中心,讓警察與急救人員能夠迅速安置有行為健康需求的人士。他表示,全面改善街頭危機需要時間,但這項措施將是關鍵性資源,能夠「為危機中的人們提供即時醫療與精神健康護理,減輕醫院急診室和急救人員的負擔。」
周三下午,羅偉在多位市府官員和社區人士歡呼中簽署新條例。田德隆華裔權益協會顧問張素嫻興奮道:「太好了!」她指出,新立法是「一個好的開始」,為處於危機中的人提供治療而非提供吸毒場地。張素嫻說,今年已經發現街頭狀況好轉,「起碼在街頭吸毒或販毒的人,看到警察來了會逃避。」她舉例:以前每天回辦公室上班,都有人睡在門前或者吸毒,但現在已較為乾淨清潔了。
非牟利組織Stop Crime SF董事會成員陳美玲(Marlene Tran)當天中午聽說新立法將簽署生效,立刻前往市府參加活動。她稱讚該計劃拯救生命,「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市府預計新設施今年4月開放。去年市府獲得670萬元州府資金,開始改建醫療設施。新立法將加速場地的租賃程序,讓市府能夠直接講該地點租給非營利機構,讓其負責24小時運營,並派駐醫生和護士。根據新條例,租約不需要再經過市參事審批,可由市府部門直接簽署執行。羅偉指出,如果按照舊程序,這個項目可能要到夏天才完成,但現在可以提早到4月。
目前衛生局正在進行最後競標程序,選定運營機構。該設施將設有16長病床,每天可接收約25人,包括自願前去的患者,以及由警察、急救人員與市府街頭外展隊帶去的人。服務對象不限於無家可歸者。
市參事麥德誠、李爾德、陳小焱、殷嘉立等,以及警察局、消防局、應急局等機構負責人參加儀式。本報記者彭詩喬三藩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