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加徵中國進口商品10%關稅,中國宣布10日起對部分美國商品加徵10%至15%作為反制。分析認為,除非美中能化解關稅爭端,否則兩國可能重新爆發全面性的貿易戰。
特朗普日前宣布對哥倫比亞、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加徵10%至25%不等的關稅,但其他三國與美方溝通後,美方宣布取消加徵關稅,這使得中國成為特朗普上任後第一個被美加徵關稅的國家,並自4日起生效。
中國則在4日宣布反制措施,包括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氣量汽車、皮卡車加徵10%關稅,並對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徵15%關稅,將自10日起生效;另包括限制鎢等5種稀有元素出口、調查谷歌是否涉及壟斷,以及將PVH集團、因美納公司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等措施作為反制。
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專家張燕生表示,這可能只是這一階段貿易戰的開始,可能會演變成「非常非常糟糕的情況」。
一些分析人士曾預期美中將舉行會談,以避免發生重大貿易爭端。特朗普先前曾表示,他希望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但在中國宣布反擊後即指自己「不著急」與習近平通話,而加徵關稅只是「開場」,接下來還會有「非常實質性」的措施。
分析認為,美中談判可能會陷入停滯,因為特朗普要求兩國在其他方面進行合作,例如向俄羅斯施壓停止對烏克蘭戰爭,或將短視頻平台TikTok的所有權轉讓給美國買家。
美國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貿易專家柯特勒表示,與加拿大和墨西哥不同的是,中國會打更長遠的博弈,中方最有可能先採取觀望態度,然後再考慮會受到甚麼樣的影響再作回應。
《紐約時報》分析指,中國的反擊似乎旨在打擊美企,並向特朗普政府發出警告,同時保留了一些可能對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造成更嚴重損害的措施。另有貿易專家表示,中國保留了豁免關稅的權利,並經過精心設計,可在不造成太大損害的情況下,向特朗普政府發出訊號。凱投宏觀研究人員指,此波報復性加稅中,中國自美進口的戰略產品沒受關稅影響,比如高端芯片、藥品或航空航天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