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女童心悅去年仁濟醫院縫針後昏迷延至今早不治 醫管局:轉交死因裁判官跟進

5歲女童心悅去年5月在仁濟醫院急症室縫合後腦位置傷口3針後心臟驟停18分鐘,需留醫深切治療部,她今早(5日)在瑪嘉烈醫院不治離世。醫管局九龍西聯網回覆有關查詢時指,心悅自本周初開始情況轉差,延至今天上午病情惡化離世。

醫管局九龍西聯網:極度難過

發言人續指,聯網對她的離世感到極度難過,向家屬致以最深切的慰問,已安排臨床心理學家為家屬提供心理輔導,並會與家屬保持溝通,盡力提供一切可行的協助。聯網高度關注事件,會全力配合相關司法程序,有關個案亦已轉交死因裁判官跟進。

 相關新聞:仁濟醫院4歲女童縫針時一度心臟驟停 病人目前危殆 臨床診斷為缺血性腦病變

仁濟醫院女童縫針事故︱父親指控女兒臉部向下按在枕頭 院方:俯卧姿勢頭部向右

仁濟醫院女童縫針事故︱心悅病情每況愈下 黎父哭訴:全家都非常痛苦

黎父指心悅情況未有好轉,日日夜夜都需要插喉,依靠呼吸機呼吸。陳穎欣立法會議員辦事處
黎父指心悅情況未有好轉,日日夜夜都需要插喉,依靠呼吸機呼吸。陳穎欣立法會議員辦事處

 

心悅目前仍然危殆。受訪者供圖
心悅目前仍然危殆。受訪者供圖

 

心悅(左一)目前仍然危殆。受訪者供圖
心悅(左一)目前仍然危殆。受訪者供圖

 

心悅在醫院度過5歲生日。陳穎欣fb
心悅在醫院度過5歲生日。陳穎欣fb

 

心悅送院時情況。受訪者供圖
心悅送院時情況。受訪者供圖

 

縫針後心臟驟停 經搶救轉送瑪嘉烈ICU

今次事件發生於去年5月25日,涉事女童心悅當天在家撞到頭部受傷,由救護車送往仁濟醫院,她送院時能自行走動、精神穩定,但有輕微發燒。經檢查後,發現頭枕位置有約2厘米長的傷口,其後由一名護士和一名病人助理在傷口上縫3針,完成縫合程序後,醫護人員發現她沒有意識脈搏,即時急救,到約 18 分鐘後回復心跳。心悅隨後被轉往瑪嘉烈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被診斷為缺血性腦病變,情況危殆。

仁濟醫院事後一度開記者會,稱會循罕見隱疾等方向調查,但基因檢查排除隱疾因素。仁濟醫院管理層等去年5月28日曾會見傳媒交代事件,仁濟醫院急症室部門主管練偉雄當時指,病童本身沒有心臟病或其他長期病患史,醫護人員當時經初步評估後,發現病童頭枕位置有約2厘米長的傷口,醫護團隊為她治療和評估傷口後,交由一名護士和一名病人助理協助她縫3針。病童在縫第一針時有掙扎和哭喊,病人助理就用手固定女童的頭部。到當晚約11時31分護士完成縫合程序後,發現病人沒有意識及脈搏,醫護人員立即為施行心肺復蘇術及插喉,經搶救約18分鐘後回復心跳。

仁濟醫院去年5月底向傳媒交代女童心悅縫針後昏迷事件。資料圖片
仁濟醫院去年5月底向傳媒交代女童心悅縫針後昏迷事件。資料圖片

 

左起:仁濟醫院急症室部門主管練偉雄、仁濟醫院醫院行政總監張子峯、代理九龍西醫院聯網總監行政總監阮家興、瑪嘉烈醫院/仁濟醫院/北大嶼山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方乃聰。資料圖片
左起:仁濟醫院急症室部門主管練偉雄、仁濟醫院醫院行政總監張子峯、代理九龍西醫院聯網總監行政總監阮家興、瑪嘉烈醫院/仁濟醫院/北大嶼山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方乃聰。資料圖片

 

瑪嘉烈醫院/仁濟醫院/北大嶼山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方乃聰。歐樂年攝
瑪嘉烈醫院/仁濟醫院/北大嶼山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方乃聰。歐樂年攝

 

仁濟醫院急症室部門主管練偉雄。歐樂年攝
仁濟醫院急症室部門主管練偉雄。歐樂年攝

 

仁濟醫院醫院行政總監張子峯。歐樂年攝
仁濟醫院醫院行政總監張子峯。歐樂年攝

 

女童其後送往瑪嘉烈醫院接受治療,入住兒童深切治療部,當時情況危殆,臨床診斷為缺血性腦病變。資料圖片
女童其後送往瑪嘉烈醫院接受治療,入住兒童深切治療部,當時情況危殆,臨床診斷為缺血性腦病變。資料圖片

 

病童隨後在瑪嘉烈醫院兒科團隊陪同下,被轉送到瑪嘉烈醫院兒科深切治療病房作進一步跟進及治療。仁濟醫院行政總監張子峯當時表示,病童臨床診斷為缺血性腦病變,當時情況危殆,須用呼吸機、強心藥、控制腦部抽筋及水腫的藥物,再配合抗生素及靜脈營養液注射的治療。

事後,女童父親質疑事件屬醫療事故,指醫院人員為女兒縫針時將她的臉部向下按在枕頭,令她窒息,並已就事件報警。兩名參與縫合手術程序的涉案護士及病人服務助理隨後被捕,並各被控一項虐兒罪,去年9月30日在沙田裁判法院首次提堂。

相關新聞:仁濟醫院女童縫針事故 兩員工涉虐兒被捕 醫管局: 女童現需呼吸機治療

女童仁濟醫院縫針後心臟驟停 護士及病人服務助理被控虐兒罪

仁濟醫院女童縫針事故︱醫衞局:已指示醫管局全面檢討系統及結構問題 9月底前完成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