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情 來勢洶洶

近期,全美流感疫情持續升溫,令人防不勝防,A型流感再次成為公共健康的嚴峻挑戰。由於該病毒的強傳染性和快速變異特性,學校、辦公室等人群密集場所成為病毒擴散的高風險區域。南加州家庭醫師鄧嘉猷(Chia Yu Teng)呼籲民眾:提高防範意識,積極接種疫苗,預防勝於治療。

鄧嘉猷指出,近期診所內呼吸道感染病例大幅增加,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目前全美有約1600萬人感染流感,19萬人住院,8300人死亡。其中,97%為A型流感病毒感染,3%為B型流感病毒。

據介紹,A型流感的潛伏期為1至4天,即便尚未出現明顯症狀,感染者仍可能將病毒傳播給他人。其典型症狀包括:發燒、咳嗽、肌肉痠痛、頭痛、喉嚨痛、倦怠無力等。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鼻塞、流鼻涕、噁心、嘔吐、腹瀉、呼吸困難等。

A型流感的康復期較長,通常需要1至2週時間,且可能引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對老年人、兒童及慢性病患者構成更大健康威脅,甚至精神狀態改變。

鄧嘉猷強調,目前流感診斷主要依據臨床症狀,可透過核酸檢測或快速抗原檢測進一步確認。A型流感與感冒類似,但比感冒來得更嚴重,身體不適感也更劇烈,大大影響日常生活。對於病情較輕的患者,建議在家休息、多補充水分、服用退燒藥;對於高風險族群,如慢性病患者、年長者或幼兒,則應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如Oseltamivir,以降低重症風險。他提到,抗病毒藥物應儘早用於高風險患者,若發病48小時後再使用,則效果較差。為了不讓疫情擴大,建議患者考慮自發性隔離,在家充分休養、避免接觸他人以減少傳播風險。

身兼鑽石吧市長的鄧嘉猷強烈呼籲,預防勝於治療,他建議所有6個月以上的民眾,應每年接種流感疫苗,這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此外,要養成勤洗手、佩戴口罩、避免人群聚集等良好衛生習慣,同樣有助於減少病毒傳播。

美國執業中醫師任麗萍則從中醫角度分析,她指出,每年秋冬之際,特別是在12月到隔年3月間,最容易出現流感高峰期。

冬春交替之際,人體免疫力相對較弱,呼吸道與消化道疾病較易交互影響,因此要做到調養與防護並行。

任麗萍建議,流感季節應特別注意保暖,避免著涼,飲食宜清淡易消化,減少高糖、高脂食物攝取。日常防護方面,佩戴口罩、勤洗手尤為重要,特別是在用餐前後。

針對症狀緩解,任麗萍認為,可適量服用退燒藥、止咳糖漿等對症治療,但兒童用藥應諮詢專業醫師,以避免誤用含阿司匹林或布洛芬類的藥物而導致不良反應。透過中西醫結合,提升免疫力,共同維護公共健康。本報記者周重佑洛杉磯報道

南加家庭醫師鄧嘉猷呼籲民眾積極接種疫苗,預防勝於治療。洛杉磯時報

鄧嘉猷建議高風險族群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以降低重症風險。視頻截圖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