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修訂《火器及彈藥條例》 4月呈立法會 非法販運火器或彈藥最高囚20年

【火器/槍枝/槍械/鄧炳強/立法會】政府擬修訂《火器及彈藥條例》,以落實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關於打擊非法製造和販賣槍枝及零部件的補充議定書,完善本港對火器元件或彈藥的規管。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今午(4日)討論相關安排,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建議修例後將非法販運和製造火器或彈藥定為獨立罪行,令刑責更加清晰,最高可監禁20年,當局擬於今年4月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

警方5年檢31件火器

選委界吳傑莊關注,過去5年有多少宗涉及真槍、零部件、彈藥走私販賣的案件,以及這些非法槍枝及部件多數從哪裡來、哪裡出售,當局未來將如何加強堵截及與其他地區的情報互換。他亦稱科技發達,無論3D打印或人工智能技術十分普及,令想犯法的人或可於網上下載方法,在家中或秘密工場中打印,當局會否有方法收集情報,以打擊這些罪行發生。

鄧炳強表示,過去5年,有12宗檢獲完整火器的案件,涉及31件火器;亦有2宗破獲製造槍械案,但只涉及製造氣槍;以及3宗販運完整火器案件,大部份從歐美國家郵寄到港。他續稱,海關在堵截這些槍枝或配件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利用科技,以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去辨識高危地方或店舖的包裹。至於3D打印,他形容是技術的一種,如製造出真槍,就屬於非法製造槍械,但若只做氣槍,亦涉及製造槍械的法例,可處理相關情況。

鄧炳強表示,過去5年,有12宗檢獲完整火器的案件,涉及31件火器。資料圖片
鄧炳強表示,過去5年,有12宗檢獲完整火器的案件,涉及31件火器。資料圖片

 

海關利用科技堵截槍枝或配件,以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去辨識高危地方或店舖的包裹。資料圖片
海關利用科技堵截槍枝或配件,以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去辨識高危地方或店舖的包裹。資料圖片

 

選委界吳傑莊關注,過去5年有多少宗涉及真槍、零部件、彈藥走私販賣的案件。資料圖片
選委界吳傑莊關注,過去5年有多少宗涉及真槍、零部件、彈藥走私販賣的案件。資料圖片

 

選委界周文港則關注改裝是否屬於製造槍枝的一種。資料圖片
選委界周文港則關注改裝是否屬於製造槍枝的一種。資料圖片

 

至於非法販運武器,鄧炳強指在香港一枝都屬於犯法。資料圖片
至於非法販運武器,鄧炳強指在香港一枝都屬於犯法。資料圖片

 

鄧炳強指改裝槍不屬槍枝議定書規管

選委界周文港則關注當局如何定義「製造」,問到改裝是否屬於製造的一種,舉例有些氣槍經改裝後會與真槍無異,是否屬於「製造」。他又稱,新加坡要涉及10支或以上槍械才屬於非法販運武器,香港又會如何定義。

鄧炳強表示,「製造」是包括製造和組裝,重申法例的初心是針對製造真槍的人,防止真槍出售地下市場,對於改裝槍他指不屬於槍枝議定書規管,但在本港法例有規範將仿製火器改為真火器。至於非法販運武器,他指在香港一枝都屬於犯法。

記者:郭詠欣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