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亞裔歷史納入教學內容的亞太裔社區歷史聯盟(REACH)和州參議員劉醇逸、眾議員李榮恩4日共同宣布,兩位議員已在參眾兩院分別重新提出了將亞太裔歷史列入公校教學課程的法案,相對于前兩年已經連續提出但尚未獲得通過的相似內容的法案,新發案做出了一些改進和提升,以確定相關課程符合州教育廳的標準,增加法案的通過機率。
將亞太裔歷史納入公立學校教學內容的法案已經于之前的兩年連續在州立法院提出,並連續兩年在州參院壓倒性多數通過,法案在2024年獲得參眾兩院共49位議員連署支持。這次的重新提交標誌著該法案連續第三屆在州議會接受審議,同時法案內容也有進一步提升。為提高今年通過的可能性,亞太裔社區歷史聯盟在過去一年裏與劉醇逸和李榮恩的辦公室密切合作,對法案進行修訂,確保課程設計過程中有社區的廣泛參與,並符合州教育廳的標準,以確保各學區能夠負責任地實施課程,同時提供對教師進行的相關培訓。
亞太裔社區歷史聯盟於2023年1月成立,致力於推動紐約州亞太裔歷史教育立法。該聯盟包括超過150名學生、家長、教育工作者和倡導者,並獲得超過60個社區組織支持。聯盟表示,在當前的政治環境下,包容性教育與社會公正的理念正面臨挑戰,因此確保學生在學校課程中學習到符合現實且多元的歷史顯得尤為重要。聯盟已計劃於本月11日在紐約州府奧本尼舉行第三屆年度宣導日,以推動該法案的通過。此外,聯盟還將在未來幾周內舉辦一場線上簡報會,請相關民選官員介紹法案詳情。
州參議員劉醇逸表示,長期以來亞裔的貢獻與奮鬥歷史在課堂上被邊緣化,甚至被完全抹去,這導致學生對國家歷史的理解出現缺失。公立學校教授亞裔歷史也有助於消除近年來愈發嚴重的反亞裔仇恨。
州眾議員李榮恩則強調,亞太裔歷史即是美國歷史,反映了國家多元文化的織錦。通過學習亞太裔社區在美國的貢獻、挑戰與韌性,能為學生提供更完整、準確的歷史視角,並啟發他們為建立更公平正義的未來而努力。
亞美兒童與家庭聯盟共同總監、亞太裔社區歷史聯盟成員Anita Gundanna與梁韶律表示,兩個聯盟的成員將共同努力,讓2025年成為紐約州通過亞太裔歷史與公民教育法案的關鍵一年。在亞太裔群體仍時常被邊緣化和成為替罪羔羊的時代背景下,在學校學習亞太裔歷史,是打破「永遠的外來者」與「模範少數族裔」這些錯誤刻板印象的關鍵。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