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發言人萊維特1月31日確認,特朗普2月1日起對加拿大、墨西哥商品徵25%關稅,對中國商品徵10%關稅,即刻生效。她指路透社關於徵稅時間為3月1日的報道不實。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回應稱,中美應透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表示將採取強有力的反制措施,墨西哥總統稱已有應對計劃。
美國之音報道,特朗普此前表示關稅將包括石油和天然氣,實施時間在2月18日左右;對石油的關稅可能會降低10%;鋼鐵和鋁將被徵收很多關稅;關稅最終會包括銅,但這需要更長的時間。他表示不擔心金融市場對其計劃的反應。
萊維特1月31日在白宮新聞簡報會上確認,美國2月1日起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商品徵收25%關稅,對中國商品徵10%,「因為非法(類鴉片止痛劑)芬太尼源自他們並允其流入我國,導致數千萬美國人死亡。」對於路透社稍早引述消息人士稱,對加拿大和墨西哥輸美商品徵稅會延到3月1日,並對部分商品豁免限定程序,萊維特表示否認,指沒有關於豁免的最新消息或說明。
對於美方實施的新關稅,特魯多在X上寫道,已與加美委員會會面,「我們正在努力防止這些關稅,但如果美國執意推進,加拿大已準備好採取強有力且迅速的回應。」加美貿易關係規模龐大,幾十年來由於自由貿易協定的存在,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國之間的大部分商品流通都是免關稅的。這一舉措對加國影響重大。
據渥太華方面的數據,2023年每天約有36億美元的商品在兩國之間流通,使這段貿易關係的年度總值達到萬億美元。加拿大出口到其他國家的商品中,超過四分之三銷往美國。汽車和農業是重要行業,但石油和天然氣佔據主導地位。大約80%的加拿大石油和60%的天然氣出口到美國。
這一舉措將使加拿大公司更難向美國進口商銷售商品,因為這些進口商需要支付額外的關稅。與此同時,加拿大出口商可能不得不降低價格、犧牲利潤,以抵消關稅帶來的成本,或者努力尋找新的買家,以彌補美國市場的損失。
安大略省省長道格.福特警告稱,安省龐大的汽車製造產業與美國關係密切,關稅可能會導致多達50萬個工作崗位流失。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長則表示,特朗普的舉措可能會導致數千個工作崗位消失。
卑詩省省長稱,如果這場貿易戰持續到2028年,可能會導致近700億美元的經濟活動損失。由於各國公司通常都將關稅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以更高的商品價格來彌補損失,因此經濟學家警告,這場關稅戰的最終代價可能會由每一個普通民眾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