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文體旅局公布《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當中提及「生態+旅遊」,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總監程詩灝早於20年前已在本港推動生態旅遊, 讓公眾認識西貢海洋多樣性,又推廣浮潛觀珊瑚,其後轉戰菲律賓及馬來西亞,成功協助當地推廣生態旅遊。他指,本港自然資源豐富,生態旅遊大有可為,但強調過程中要讓參加者有所得着,帶走知識,在地人亦獲得收益,才算可持續發展。身處減碳大時代,他正在馬來西亞濕地推動藍碳貿易試點,最終希望結合生態旅遊,藉藍碳貿易的收益,補貼管理濕地的龐大費用。
作為生態旅遊的先驅,程詩灝指本港生態資源豐富,題材不絕,例如位處本港西南端的大澳,及東北邊陲的東平洲便有強烈對比,前者是漁村水鄉,後者以罕見地貌著稱,「你不會在東平洲看到棚屋,亦不會在大澳找到由頁岩建成的小屋,但兩者卻同時在香港出現。」1996年,他決定投身生態旅遊活動,「當時形式較簡單,帶市民到濕地看招潮蟹,浮潛觀珊瑚,又辦教育講座,宣揚保育意識。」
他指,生態旅遊須具備「天、地、人」3大要素,「天」是天然資源,「地」指地貌,當「天」和「地」都不一樣,再加入「人」的元素,便發展出一方一土的獨特文化,正如同一天空下的香港,同時出現大澳及東平洲兩種不同景象,罕見又難得,「若加上歷史元素,變化更多。」他指,現時棲息於香港公園的小葵花鳳頭鸚鵡,估計是19世紀殖民時代英國人帶來香港飼養,其後走失繁衍;被視為植物殺手的薇甘菊,亦估計是100多年前由英國人引入作園藝植物,最終融入本港生態。
程詩灝點子多多,他指,辦生態旅遊活動要深入淺出地解說重點。90年代初新機場填海計劃啟動,喚起公眾關注棲息於工地附近的中華白海豚生境問題。當時不少團體辦出海觀白海豚活動,他反思看到白海豚固然有趣,但公眾能學到白海豚的趣味知識亦同等重要。他指,白海豚屬哺乳動物,但很少人知道白海豚媽媽如何於海中哺乳,他便以奶凍作譬喻,解釋白海豚乳液脂肪量高如奶凍狀,以便幼豚於海中哺食。他稱,當看到參加小童目瞪口呆的模樣,相信他們有所得着。
西貢碼頭對開的小島羊洲,有大批麻鷹聚居,多年前曾發生野戰迷登島射鷹事件,其後他辦活動喚起公眾關注,他指麻鷹目光銳利,可看到1000米外的事物。為演繹這個概念,他在碼頭放置望遠鏡,讓市民透過望遠鏡看到千米以外的米粒,感受麻鷹的敏銳視力。
獲「熊貓之父」鼓勵續堅持
訪談中,他多次提到「反思」,因每次反思過後,均有得着。他稱,早年新界發生土地非法發展事件,保育人士反對村民賣出農地,他則反思農業末落,村民賣地以改善生活;保育人士擔心發展破壞原生態,「雙方各有立場,難分對錯。」不過他反思,「生態旅遊既要讓參加者有所得着,帶走知識,亦要令當地人獲得收益」,才能體現可持續發展理念。
當年程詩灝曾被認為是藉保育斂財,一度意興闌珊,其後認識被稱為「熊貓之父」、專門研究哺乳動物的北京大學教授潘文石,獲對方鼓勵才繼續走下去,並於2006年當選十大傑出青年。之後他轉到菲律賓,協助當地推廣生態旅遊,並發掘巴拉望島為新旅遊點,但其後發生馬尼拉人質事件,多名港人喪命,港人亦不再到當地旅遊,合作亦告終。
先提公民意識再提導賞員水平
其後他轉到馬來西亞,協助推廣沙巴及山打根的生態遊。他指,山打根是昔日「賣豬仔到南洋」的其中一地,有不少廣東人聚居,當地文化及烹煮海鮮方法貼近港人口味,便想到以美食海鮮作切入點,再配合看海龜產卵、觀鳥及潛水的生態遊行程,短短5年內,山打根由過去零港人到訪,增至近年每年接待逾2000名港人旅客。
由傑青到中年,53歲的程詩灝仍是蓄着小平頭,他深信生態旅遊於香港能夠有所作為。他指,「亞洲賞鳥博覽會」每年吸引不少觀鳥愛好者參加,主辦地區或國家均受惠於訪客的消費,如購買攝影器材及紀念品,帶來無形收入。他也曾於活動結束後自費留在當地旅遊。不過他指,香港要發展生態旅遊,先要提高公民意識,讓市民減少在郊外丟垃圾,其次是提高導賞員的水平,不宜流於背誦,要讓市民吸收到趣味知識。
皮膚黝黑的程詩灝從小愛好大自然,中學時代迷上露營,由新界東北荔枝窩、到發現恐龍化石的赤洲等西貢海島都留下足跡,「那時候四處露營,釣魚、捉墨魚、潛水採海膽。」90年代中,他中學畢業出來工作,有次到印尼旅遊,潛入深海被大群六帶鰺圍着,場面壯觀,突然整群魚迅速游走。他浮上海面,赫見附近船隻上有人向海中傾倒食物殘渣,茄汁及油污覆蓋海面,令他反思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急須提高保育意識,便投身生態教育工作。
轉戰大馬推藍碳貿易試點
多年前,他曾在元朗嘗試人工飼養大閘蟹,但因成本高昂告終。現時他在馬來西亞一處濕地紅樹林,嘗試營運藍碳貿易。他指,減碳是大勢所趨,預期未來藍碳貿易盛行,現時做好儲碳工作。然而,他未忘生態旅遊老本行,期望日後做到藍碳貿易結合生態旅遊,在不干擾濕地自然運作下吸納旅客,藉藍碳貿易收益,補貼管理濕地的龐大經費,減輕政府負擔。對政府籌建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他建議可作為生態旅遊及藍碳貿易的試點,或許能走出新路。
訪緬甸體驗自然美 見識村民與大象溝通
今日的緬甸因「KK園」事件成為國際焦點,千禧年代程詩灝曾到訪當地作生態遊,深入山林見識當地能與大象溝通的村民,體驗緬甸的自然美。
程詩灝喜歡旅遊,在非洲大草原、菲律賓的深海等留下足跡,但說起該次緬甸行,他顯得興致勃勃。他指,那年頭還是昂山素姬執政,他當時深入隱祕山林,凌晨4時隨村民沿河到達象群棲息地,村民呼喚幾聲,幾頭大象步至,由村民牽引下山搬運木材。待工作完成,村民帶大象回村餵食及洗澡,然後將大象野放。他指親眼看過這種情況,驚覺人類與動物之間,竟有這樣一種微妙又和諧的互助關係,十分珍貴。
他曾在那次旅途拜訪1位老陶瓷匠的工作坊,也是老工匠的家。他憶述,當老工匠專心製作,其子在旁協助,老工匠的年幼孫兒則看着爺爺及爸爸幹活。他指,三代同堂的畫面令他印象深刻,預期小男童未來也會繼承衣缽,在大山中承傳手藝,令技藝不致湮沒。他其後緬甸行的見聞,寫成《緬甸野艷》,記下那些年的緬甸。
沙巴「邂逅」混種猴 全球首現跨屬雜交
程詩灝早年曾協助馬來西亞沙巴推廣旅遊,並於當地森林「邂逅」1隻由長鼻猴和銀葉猴雜交的「混種猴」,是全球首次發現猴子「跨屬雜交」的個案。
該次奇遇發生於2015年,他帶領一批中大學生到沙巴考察,於森林發現一隻具有長鼻猴的長鼻子,以及銀葉猴尖面和長尾巴特徵的「猴BB」。當時幼猴與母猴棲息樹上,他以為發現新物種,立刻拍照存檔,並設立通訊群組,訓練當地船家及導遊,充當公民科學家,一起記錄幼猴。經3年追蹤,他們初步確認幼猴屬雌性,並將資料交當地科學家研究。科學家以幼猴的照片比對長鼻猴及銀葉猴的骨骼比例,發現幼猴體型介乎兩者之間,確認是該兩者雜交的混種猴。他指,兩種猴子同為猴科,卻是異屬,能夠成功雜交及誕下幼猴極之罕見,相關研究亦於國際期刊發表。
他指,混種猴現已成年,可以交配,早前曾有人拍攝到混種猴抱着幼猴照片,一度以為牠已交配及誕下後代,其後發現幼猴只是銀葉猴,惟疫情下追蹤工作暫停,至年前重啟卻發現混種猴棲息地有變,希望未來能記錄到混種猴的兄弟姊妹或配偶,增加認識。
記者:關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