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崇彬 香港
其實冥想是不讓你多想,東想西想,甚至於瞎想。冥想(英語:Meditation),是一種心性鍛煉法,在瑜伽裡經常使用,在佛教、道教中則稱為打坐、坐禪。道家也有「獨立守神,肌肉若一」、「精神不散」、「積精全神」、「守一」、「心齋」、「坐忘」之類的冥想方法。來源於古代東方的維持身心健康的智慧方法。「冥想」一詞在心理學中也被用於翻譯「mindfulness」(又稱「正念」)。
冥想幫助減輕壓力
冥想的時候難免會東想西想,但你可以注意自己呼吸的方法把思緒拉回來,一定會發生無數次,慢慢的練習,會達到哪怕在熱鬧的環境下,你也可以只關注到自己的呼吸,達到完全不被外界影響的境界。
我十多年前就開始練習冥想了,當時工作在矽谷。有朋友慢性痛,普遍現象,結果發現凱薩醫院裡就有了正念減壓班幫助有病痛的人們,英文八周訓練,記得是一人300多美元。也是那一年,一位已經實現美國夢並有美滿家庭的500強公司的華裔高管在自己家裡的車庫自殺,雖然是個別現象,但對社區人們精神上衝擊非常可怕。
當時心理學者童慧琦把八周的中文正念減壓課程引進了華裔社區中來,我那時還在報社上班,做了專題報道,幫助舒緩大家的壓力情緒。從這些事情上,我了解到正念冥想無論在身體上和精神上都可以幫到我們,可以幫助人們減壓。
於是開始每天的練習,在練習中又嚐到了甜頭,一路堅持了下來,還參加了正念減壓MBSR(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創始人卡巴金教授在中國的正念教育學習班,成了專業的一員。
科學研究發現冥想能引起一繫列統稱為「放鬆反應」的體內生化和物理變化。這放鬆反應包括代謝變化、心臟跳動率、呼吸、血壓和大腦化學物質的變化。
醫學界有越來越多人同意,心理因素,如壓力、緊張的確是身體缺乏健康的部分因素,主流科學研究已經顯示,定期冥想操練的結果,造成身體明顯的變化。
多年的練習確實感受到幫助隨時隨地讓自己身心安頓,冥想練習會訓練人們把注意力輕輕地停留在呼吸或身體感覺上,然後再進一步擴展到想法或特定的情感體驗上,同時不陷入任何的反應或評判裡。
曾試過有一次因特殊原因工作量大增。忙到半夜,焦頭爛額地終於完成任務,這才感覺人累得不行,心跳非常快,臉脹得通紅。身邊的人都著急得問我是否要看急症。我坐下來做直了身體開始了深呼吸,冥想。幾分鐘後,我的心跳平穩了。好像一隻在風雨中顛簸的帆船,駛進了風平浪靜的港灣,心定了,人也舒服了。這可不是心理作用,現代科學技術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儀和腦電圖,已被用來觀察,當人們打坐時以及當人們規律打坐後,他們的身體和大腦怎麼發生變化。冥想已經進入醫療保健的主流,做為減輕壓力的一個方法。
在矽谷,很多年前500強企業例如Google等,都為員工開始正念減壓的輔導和教育。童慧琦教授也在史丹佛大學開辦了正念中心。蘋果手機也早就推出了冥想功能練習。
冥想可以調節情緒
人緊張或者情緒激動的時候,先捋順呼吸,對控制情緒是很有幫助的。這裡先講個真實的發生在香港的故事。
那是2018年,春節前六天的星期六下午2月10日下午6時許,30歲車長陳浩明駕駛872雙層巴士,由沙田馬場總站開出,接載觀賽完畢的馬迷前往大埔中心。
實際872線無固定開車時間,客滿即開。而現場消息稱,該班巴士因車長問題而較正常延遲5分鐘開出,有乘客不滿鼓噪,以粗言穢語辱罵車長。司機疑因一時之氣而高速駛過多個彎位。涉事路段的車速限制為每小時70公里,車廠電腦記錄顯示巴士在車禍前時速約75.6公里。結果駛至大埔公路-大埔滘段「大埔尾」下斜坡超速失控向左翻側,釀成19人死亡、65人受傷。
其實周六傍晚的六點,離港人習慣吃晚飯的時間也還早,根本不會在乎等車多等了五分鐘,估計是有些乘客可能跑馬輸了錢,看什麼都不順眼,未能管理自己的情緒,罵罵司機發洩一下,出出氣而已。司機也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他大可以解釋自己為何遲到的原因,很多時交通路況的問題會導致車輛遲到,司機是沒有辦法控制的,或者簡單地說一句,對不起大家也就沒事了。但他根本沒意識到情緒戰勝了理智:好,你們說我慢,我就開快給你們看。結果釀成大禍。事後他被判魯莽駕駛誤殺罪入獄14年,終身不得開巴士。
那一年的春節,不單是那些死傷者的家屬過不了好年,全港市民一樣,悲痛之下,政府也取消了所有春節慶祝活動,包括煙花匯演。
如果當時乘客和司機都懂得用呼吸來調節情緒,人定下來後,會覺察知道自己的情緒出偏差了,那場災難完全可以避免。
很多科學研究顯示,八周正念為基礎的冥想訓練顯著地增進左側前大腦活動,這個活動與正向的情緒狀態有關。正向情緒可以是一個技能,可以像學習騎自行車或彈鋼琴那樣的訓練來做到。
冥想可以緩解老化
冥想也與細胞層面的抗老化相關,尤其是端粒長度的維持。
端粒是什麼?端粒(Telomere)乃位於染色體末端的DNA重複序列,用來保持染色體的結構完整性及細胞複製分裂的正確性,如同鞋帶兩端防止鬆脫受損的保護套。身體健康要維持,細胞必須不停分裂再生更新,維持正常運轉;當細胞無法分裂,便是進入衰老狀態,如果體內許多細胞開始衰老,健康就會受影響,進入老化的開端。
這就可以解釋,為何同齡人看上去有年輕和年老之分。較短的端粒與加速衰老和疾病風險增加有關,而研究發現,靜坐冥想可能有助於減緩端粒的縮短過程,從而延緩衰老。
美國分子生物學家伊莉莎白‧布雷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也是《端粒效應》(The Telomere Effect)的作者之一,她因為發現端粒體的作用在2009年與人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看到此,大家或會豁然開朗,為什麼聯合國會把12月21日定為世界冥想日,從2024年開始,是希望引起更多的民眾注意,學會冥想,這是守護我們人生的重要方法。成功的人生,必備條件是看顧好自己的健康和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