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3次會議將於本月21日至25日舉行,議程包括審議《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專家預計,該法有望明年出台,成為中國第一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使針對民企的政策更具可預期性、穩定性。
民企政策更具可預期性穩定性
民營經濟近年面臨包括市場和要素流動存在壁壘、企業家對財產安全的擔心等諸多挑戰。歷經8個月起草,今年10月,司法部、國家發改委公布徵求草案意見稿,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總體要求、保障公平競爭、改善投融資環境、支持科創、優化服務保障、加強權益保護、強化法律責任等進行了規定。
相關新聞:《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公布 落實公平競爭
今年3月,中央已開始起草《民營經濟促進法》,望利好民營經濟。(中新社)
針對民企在市場活動中可能面臨的歧視性待遇,草案設立「公平競爭」專章,規定「國家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包括民營經濟組織在內的各類經濟組織可以依法平等進入」,並強調「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出台政策措施應當經過公平競爭審查」。
《民營經濟促進法》致力於保障民企,確保公平競爭,改善投融資環境等。(中新社)
內地第一財經引述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全興表示,以往政策比較多變,穩定性較差,該法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上升到法律層面,比政策更具可預期性、穩定性和可靠性,以法律的形式更加明確、集成地支持民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