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州是美國感恩節的起源地,1621年,在麻州(Massachusetts)登陸的清教徒和當地的印第安人共同舉行盛宴,慶祝秋季收穫,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感恩節。來自香港的波士頓華人佈道會陳德修牧師不久前發文分享了他過去30多年來,在波士頓儅牧師的經歷以及他對基督教的思考。
陳德修和華人佈道會的關係開始於1981年夏天。在該年年初,陳德修的老朋友陳德義弟兄打電話給他,說遇到一個姊妹,情投意合,打算結婚,並請他做伴郎。陳德修欣然答應,於是便踏上他的首次美國旅程。婚禮在波士頓近郊的布魯克萊恩市(Brookline)一間教會舉行,由馮雅各牧師主禮、陳卓明先生祈禱。
1982年,陳德修有意到美國留學,結果被波士頓大學取錄。他到達波士頓後暫住在公路村陳德義夫婦家。陳德義邀請陳德修參加勞工節周末舉行的約書亞團契退修會,從此開始了陳德修和佈道會弟兄姊妹生命緊緊相連的關係。
據介紹,波士頓華人佈道會由譚雅各牧師夫婦及其他16位信徒於1961年創辦。雖然在發展過程中搬遷過好幾次,但一直沒有離開中國城。1979年建成現時座落於哈里臣街249號的堂址,不過由於參加人數增加,地方很快便不夠用,乃於1993年修葺了哈里臣街237號一座破舊的建築物,作為辦公室和教室,又在2003購入牛頓市Walnut街218號的一所西人禮拜堂,以方便住在西區的信徒參加聚會,現時兩邊堂址共有約1100成人及200多位孩童參加主日崇拜及活動。
陳德修原本是個留學生,在香港當了六年建築工料測量師後,於1982年來到波士頓大學攻讀企業管理碩士,完成學位後,改讀神學。自1991年起,陳德修開始在華人佈道會全職服務,負責中文部的工作。
初時教會的語言以粵語為主,但現在已發展了英語和普通話的崇拜,由於本身場地不敷使用,華人佈道會每周末都需要租用昆士學校進行活動。人事方面,譚牧師於1979年退休,教會聘得馮雅各牧師為主任;馮牧師於2000年退休後,教會委任陳卓明牧師為主任,陳牧師是位本地土生華人,於1997年便開始在華人佈道會工作,至今已服務了37年。
陳德修牧師介紹說,教會主要宗旨之一,是本著基督精神,在有限的資源下,盡量照顧僑胞的需要;所以華人佈道會過去多年,舉辦了不少服務,例如成人英文班、課後補習班、暑期初中生日營、關懷探訪、留學生接待、慈惠及賑災捐款等。陳德修牧師相信,人除了物質上的需要,也有心靈上的需要,所以佈道會也提供一些靈性輔導和信仰栽培。
「基督教的信仰,是要為以上三個問題都提供答案,首先,基督教毫不輕視今生的問題和做人的態度,聖經在這方面充滿了實際的教訓,教人向善,其次,聖經告訴我們,生命的奇妙,不是由於原子分子偶然碰撞而產生,乃是因為背後有一位造物者所創造,如果這世界只由純物構成,那麼一切精神的現象、思想的形成,都只是物理和化學作用,沒有終極的意義。聖經告訴我們,上帝的創造保證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所以愛心、憐憫、慈悲等,是有價值的;邪惡和暴行,是要接受審判的,」陳德修牧師表示。
至於人要往哪裡去,陳德修牧師認為聖經的啟示是人的靈魂既然來自上帝,世上路程走完之後自然應該回歸造物主,可惜人並不是生下來便認識上帝,而這個回歸的旅程,而也沒有人曾經復活,告訢我們怎走,所以上帝便差派耶穌來到我們中間,引導人類認識上帝,又指引我們該走的道路,這就是聖誕節的意義。
陳德修牧師指出,基督教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注重悔改的道理,人們有時對自己的錯誤悔而不改,有時則改而不悔,但基督教強調二者均備,要為自己的不好的行為悔改,關於罪的道理,是基督教最令人誤解、甚至反感的觀念、但罪的定義,其實是以上帝的標準而定,由於上帝的標準比一般人的標準高,所以當我們達不到這個更高的標準時,便產生了罪的事實,不過基督教著重赦免多於判罪,所以耶穌願意釘身十字架上,代替人受刑罰,很多人不完全明白懺悔的精神,以為它是弱者的表現,並且有損人類的尊嚴;但其實懺悔是人生命得以重整、更新和改進的第一步;權力越大的人,在這方面越需要學習。
「真正的信仰,並非坐著等候升天堂的信仰。真正的信仰,乃是幫助我們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來看世界的事物,因此就不會容易被世界上的困難、挫折或者疾病打倒。它甚至可以改變我們自私的性格,願意成為別人的祝福。」陳德修牧師說。
除了向信眾們佈道之外,陳德修牧師還積極同唐人街其他社團合作,為本地居民提供各種服務。華人佈道會曾經同中華頤養院合作舉辦過多場健康知識早餐會,其中包括向華人長者講解了如何閱讀食品標籤等營養學知識。陳德修牧師祝福華人朋友們感恩節、聖誕節快樂,新年萬事如意,身體健康。
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