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凋零 華裔新生代青黃不接

曾幾何時,中國大陸之外的華文創作群星燦爛,佳作迭出,姑且不說大名鼎鼎的金庸、古龍與瓊瑤、白先勇等,單單出生於馬來西亞的黎紫書,就能收穫一批粉絲。其實,早在100多年前,受「五四」新文學影響,一大批散居海外的華人拿起手中的筆進行白話新文學創作,與祖國的現代文學遙相呼應,海外華文文學由此而生。逾百年來,海外華文文學的創作主體經歷了「葉落歸根」向「落地生根」的轉變,華文文學逐漸走上自主發展之路。

然而,不管海外華文文學如何扎根當地,本土意識如何增強,只要還是運用中文創作,「中華性」都是其本質屬性。「中華性」作為海外華文文學的本質屬性,雖在不斷變化,但始終流淌在海外華文文學創作中。就目前海外華文文學最主要的兩大板塊——東南亞華文文學板塊與歐美澳華文文學板塊來看,前者最為活躍的是新生代作家群,後者則以新移民作家群唱主角。然而,隨著一批名家陸續辭世,出類拔萃者鳳毛麟角。

據報道,華裔女作家、翻譯家聶華苓女士於2024年10月21日在美國愛荷華家中安詳逝世,享年99歲。聶華苓1925年1月11日出生於武漢,1949年赴台灣從事文學創作,1964年,聶華苓旅居美國,在愛荷華大學教書,同時從事寫作和繪畫。1971年與作家、詩人保羅.安格爾結婚。她為讀者熟知的作品有《桑青與桃紅》、《失去的金鈴子》、《千山外,水長流》等小說,其中長篇小說《桑青與桃紅》的英譯本,在1990年獲得「美國書卷獎」。

1967年,聶華苓和保羅.安格爾創辦了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希望借助這個從創意寫作延伸出來的寫作項目可以「融合了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不同意識形態、不同經歷、不同性格的形形色色的作家、形形色色的人」。而通過「國際寫作計劃」這一項目,後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奧爾罕.帕慕克、切斯瓦夫.米沃什、謝默斯.希尼等作家,以及蕭乾、艾青、丁玲、王蒙、茹志鵑、陳白塵,汪曾祺、馮驥才、北島、蘇童、劉\xf9琚B遲子建、莫言、白先勇、鄭愁予、余光中、楊牧、張大春等華文作家,都曾先後來到愛荷華,與各國作家交流。

正如聶華苓自己的描述:「我是一棵樹,根在內地,幹在台灣,枝葉在愛荷華。」這一棵樹自然會經歷很多的風雨雷電,樹的生命力也异常地強盛。

此前,華語著名詩人 弦於10月11日晨逝世於溫哥華,享年92歲。 弦本名王慶麟,出生於河南南陽,1954年與張默和洛夫創立創世紀詩社,發行《創世紀》詩刊。2012年, 弦榮獲第二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貢獻獎,出版的詩集有《 弦詩抄》(1959)、《深淵》(1968)、《 弦詩集》(1981)等。

光陰荏苒,這些海外文壇「常青樹」漸漸枯萎凋零了,第三代、第四代甚至第五代的華裔寫手依舊青黃不接,令人擔憂。目前,海外華文文學群體基本分為「留學生」和「新移民」兩個部分,「留學生」多以鄉愁和個人當下的生活為主題,表達的是思念家鄉與個人在海外的徬徨與奮鬥,「新移民」則更多地反映海外華人逐漸融入當地文化以及有些與當地文化的矛盾與衝突,表達的思想是懷鄉思念、人文觀點與自我審視。

無疑,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思維方式不同,西方文化多以形式邏輯為主,中華文化則是形象思維的方式,兩種思維方式間存在共通的內容,可以通過溝通來實現對話,作家要在東西方文化的對立與矛盾中找到兩者的契合點,通過文學更好地表達華人的思想情緒,讓華人有效地進入海外社會。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韓國的70後女作家,理應也給了華文創作群體更多有益的啟迪。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