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律周2024︱法律周今日(7日)進入第四天活動,主題為「法治灣區 協同聚變」,下午環節展示大灣區調解,來自香港、內地及澳門三地的調解員展示如何透過調解有效解決爭議,並藉模擬示範,分析和強調三地在調解方式和程序上的不同。三地調解員接着對有關示範進行討論,並強調大灣區調解平台所取得的進展,其調解標準和《示範規則》體現了「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獨特優勢。
律政司副民事法律專員李照庭表示,模擬調解活動是為了展示粵港澳三地調解的不同方式、調解程序的差異,及探討三地如何合作促進調解員及調解工作的專業發展。
李照庭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平台的建設。他指,三地法律部門已制定及施行三地調解員資格資歷評審標準、專業操守最佳準則,及跨境爭議調解示範規則;三地亦於今年3月公布制定適用於本地評審的大灣區調解員資格資歷評審細則,希望在今年制定出三地統一的調解員名冊。
李照庭指,當大灣區的跨境爭議出現時,企業和市民都可從大灣區調解員名冊中選取適合他們的大灣區調解員,適當地採用《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爭議調解示範規則》作為調解規則,使用調解以和平高效解決爭議。
活動吸引不少處理跨境法律事務的律師參加,港澳居民內地執業律師、仲裁員黃善端在内地法院如何有效查明香港法律的主題對話中,分享了他從事跨境民商事法律事務的經驗。黃善端對《星島》表示,過去曾多次參加內地與香港之間的規則銜接工作,「譬如兩地的訴訟、仲裁如何互相認證執行,需要做專家認證工作,提供意見」。
黃善端認為兩地制度差異大,若無規則銜接機制,法律工作成本會很高,相關銜接工作能降低成本。他又指,銜接工作特別困難,「國際上,如歐洲、英國、美國之間都很難解決」,但在「一國兩制」下可在排除了國家利益問題的條件下討論銜接工作。
他又表示,隨著大灣區建設,衍生出不少跨境法律服務,不少內地同行專程來到法律周學習了解香港的制度及專業服務。
記者:郭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