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改選 牽動政策新走向

美國大選進入最後階段,儘管焦點多集中於兩黨的總統候選人,但國會參眾兩院的競爭同樣激烈。以密西根州的聯邦參議員選舉為例,民主黨的埃麗莎·斯洛特金和共和黨的邁克·羅傑斯兩位候選人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的專業程度相當,且雙方民調難分高下,顯示選情異常緊繃。這場對決僅是今年全國各州選戰的縮影,充分體現了各地選情的白熱化。

由於國會席次接近,每次改選都成為兩黨全力爭奪國會主導權的戰場。今年,特別是在五個搖擺州的參議員選區及八個競爭激烈的眾議員選區,兩黨候選人勢均力敵。

而國會今年的競爭可分為三個層次。首先,哪一黨掌握多數席次是關鍵。以目前的參議院為例,民主黨的席次優勢非常有限,只要兩票流失,就可能影響表決結果。

共和黨雖以微弱多數掌控眾議院,但與民主黨的席次差距也相當小,使得黨團運作效率不穩定,需作出更多妥協。這也使得前述十幾個國會「一級戰區」開票結果,將決定未來兩年議事的主控權。

其次,即便兩院主導權分出高下分,多數席次的領先程度同樣至關重要。過去兩年顯示,微弱多數反而更難管理。

以西維珍尼亞州的曼欽和亞利桑那州的西內瑪這兩位參議員投票為例,時常偏離黨團立場,使國會領導層在協調溝通上耗費大量精力,凸顯出穩定多數的重要性。

第三,政黨是否同時掌握眾議院和參議院,或是兩黨各佔一院的局面差異重大。若國會分裂,立法過程會更加艱難。為了促成兩院共識,多數黨可能需作出更大讓步,甚至說服黨內的極左或極右派議員接受協議。

2024年的美國國會選舉可能呈現四種結果:兩黨全拿或各佔一院。無論11月誰當選總統,掌握國會多數的黨派將在明年承擔重責大任。若白宮和參議院由不同黨派掌控,反對黨控制參議院,則新總統在組建內閣和任命高級官員時,可能會面臨更大挑戰。

無論選舉結果如何,美國國會在2025年將面對一系列重大議題。首當其衝的是財政困境:2025年初,國會將處理聯邦預算和債務上限的問題。這可能引發黨派對立,共和黨或將要求削減開支以換取提高債務上限的協議。民主黨則可能主張維護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等福利支出,這對聯邦赤字的影響不容忽視。

此外,兩黨之間的政策僵持。儘管總統在外交上有一定主導權,但兩院擁有人事權及預算權,起著制衡作用。面對俄烏衝突及加沙戰事的延續,國內對如何應對的聲音不一,達成共識將成為國會協調的重要任務。

今年的國會改選與總統大選同樣重要,且同樣激烈。新一屆國會將面對多重挑戰及其帶來的不確定性,有賴迅速應對和調整,以避免太多的不確定性,對美國經濟和社會產生衝擊。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