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蒙古國,華人百感交集,畢竟「海棠血淚」猶如揮之不去的夢魘。當今,對於蒙古來說,中國是最大貿易夥伴國以及最大的投資來源國。由於蒙古自然資源非常豐富,中國又是資源進口和消費大國,所以雙方經貿關係互補性強,兩國經貿關係發展比較平穩。2023年一季度,蒙古對華貿易總額42億美元,同比上漲1.7倍,佔蒙古同期外貿總額的74.1%。
礦業是蒙古支柱性產業,煤炭、原油和鐵礦石等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出口地就是中國。同時蒙古還是畜牧業國家,截至2023年一季度,蒙古牲畜存欄量約75.45萬頭,同比增長6.1%。在牛羊肉等產品的出口上與中國市場的緊密度也在日益增加。之前,中國曾向蒙古提供了新冠疫苗,而蒙古也向中國捐贈了3萬隻寓意吉祥的綿羊。
目前,蒙古更多的是在扮演中俄經貿往來和遠東合作的橋樑,比如中蒙俄經濟走廊、俄羅斯經由蒙古向中國輸送天然氣的西伯利亞力量管道等能源通道。在上合峰會舉行的中蒙俄三邊會晤中,三方確認將《中蒙俄經濟走廊發展規劃綱要》延長5年,並研究將鐵路運輸線升級為經濟走廊,這也將提升蒙古在三方貿易中的地位。
無疑,俄羅斯一直將蒙古國視為自己的傳統勢力範圍,所以對蒙中合作有所提防,這也是之前蒙中關係沒有更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現在,俄羅斯因為被西方全面制裁,並且深陷俄烏戰爭的泥潭而無力顧及東方,這也給了蒙古進一步發展對華關係的難得契機。然而,2003年,蒙古和北約簽署協議,成為北約的「全球夥伴國」,還接受了美國資助的反恐力量培訓,且簽署軍事領域的長期合作計劃。近年來,蒙古越來越傾向於和歐美國家進行貿易,用自身的礦產和能源來換取經濟利益。
近期,在布林肯的離任之旅中,蒙古作為他的最後一站,引發了外界的諸多遐想。儘管外界解讀此舉為在中俄「夾縫」中尋求突破,但其效果如何,尚待驗證。這次訪問,不僅承載著蒙古國對於多元化外交的期許,也映射出美國在全球戰略布局中的微妙調整。《美蒙開放天空合作協議》的簽署,被視為蒙古拓展國際空間的一次嘗試。雙方還規劃了於2024年第二季度開通直航的宏偉藍圖。然而,中俄的領空飛越權成為橫 在兩國之間的巨大障礙。
近年來,隨著蒙古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一部分蒙古精英開始尋求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繫,以實現「第三鄰國」的戰略目標。然而,這一戰略的實施並非易事。首先,蒙古國必須面對中俄的強烈反應和潛在壓力。中俄作為蒙古國的兩大鄰國,對蒙古國的外交政策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固然,對於美國而言,蒙古國無疑是一個具有特殊價值的合作夥伴。
尤其在稀土領域,全球競爭日益激烈。中國作為全球稀土市場的主導者,其供應能力幾乎覆蓋了全球90%的需求。為了打破壟斷,美國開始尋求新的稀土來源和供應鏈條。據悉,蒙古國國內已探明稀土儲蓄量佔全球總比重達到了20%,儲量為3100萬噸,僅次於中國。然而,蒙古國作為一個內陸國家,其稀土資源的出口必須依賴於中國的港口和運輸設施。其次,蒙古國在稀土開採和加工技術方面相對落後,難以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和質量標準。
儘管美韓蒙成立了「韓美蒙關鍵礦產三邊協商機制」,但這一機制的實際效果卻有待觀察。畢竟,稀土領域的競爭不僅僅是資源和技術的競爭,更是政治和經濟利益的博弈。
蒙古國作為一個弱國,在這場博弈中很難獨善其身。此前,為了方便蒙古國對外「開放貿易」的路線,在多次請求和交涉之下,中國同意為蒙古國開放一個10公頃的天津臨時口岸。目前,傳聞中國新近又應允其在遼寧新建港口。相信中國對蒙方開放港口,在貿易權限把關應會極其嚴格,即只准進行常規的貨物貿易,而杜絕任何敏感的如稀土等應用於軍事戰略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