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回收量增至每日280公噸 環保署提早完成為全港安裝智能廚餘回收桶 居民讚方便又衛生

目前香港每日有逾1.1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被送往堆填區,當中約3成,即3,300公噸為廚餘。為提升家居廚餘回收量,環保署提早在今年6月在全港所有公共屋邨安裝超過700個智能廚餘回收桶,方便市民參與廚餘回收。事實上,家居廚餘回收量由 22 年 7 月時每日的 1.4 公噸,大幅增加至現時每日約 65公噸。而隨着全港最大廚餘處理設施O.PARK於今年3月啟用,配備先進技術可處理骨頭和膠袋等雜質,市民可以把裝載廚餘的膠袋一併放進智能廚餘回收桶。

現屆政府大力提速加強回收配套,加速擴大社區回收網絡,特別針對佔都市固體廢物量達成廚餘,包括擴大廚餘回收網絡,於公共屋邨、大型私人屋苑額外加裝智能廚餘回收桶或廚餘收集設施,目標一年內數目倍增;與此同時在多區設立共100個廚餘回收流動點,以及在約100個垃圾收集站設立廚餘回收點,供市民和食肆使用。

環保署比原定計劃提早兩個月 (即6月底)於全港213個公共屋邨,安裝超過700個智能廚餘回收桶,其中觀塘區彩盈邨安裝了3個,不少居民表示開始參與廚餘回收及已養成習慣,並指智能廚餘回收桶有助改善邨內環境衛生。

智能廚餘回收桶不「偏食」   骨頭及膠袋都照收

環保署已提早在今年6月完成於全港213個公共屋邨,安裝超過700個智能廚餘回收桶。
環保署已提早在今年6月完成於全港213個公共屋邨,安裝超過700個智能廚餘回收桶。

 

公屋居民黃女士養成回收廚餘習慣,她指邨內的智能廚餘回收桶距離其住所僅需一分鐘路程。
公屋居民黃女士養成回收廚餘習慣,她指邨內的智能廚餘回收桶距離其住所僅需一分鐘路程。

 

黃女士會利用環保署派發的家居廚餘桶盛載廚餘,指其容易清洗,又可以重用。
黃女士會利用環保署派發的家居廚餘桶盛載廚餘,指其容易清洗,又可以重用。

 

除了一般生、熟、食剩及變壞的食物殘渣外,連盛載廚餘的膠袋也可以一併放進智能廚餘回收桶,十分方便衛生。
除了一般生、熟、食剩及變壞的食物殘渣外,連盛載廚餘的膠袋也可以一併放進智能廚餘回收桶,十分方便衛生。

 

居民曾先生笑言自己從回收廚餘獲得不少「綠綠賞」積分。
居民曾先生笑言自己從回收廚餘獲得不少「綠綠賞」積分。

 

陳女士則讚揚智能廚餘回收桶改善了邨內的衛生情況,令垃圾房氣味大減。
陳女士則讚揚智能廚餘回收桶改善了邨內的衛生情況,令垃圾房氣味大減。

 

廚餘處理設施O.PARK1及O.PARK2配備先進技術,可將廚餘轉廢為能。圖為位於北大嶼山小蠔灣的O.PARK1。
廚餘處理設施O.PARK1及O.PARK2配備先進技術,可將廚餘轉廢為能。圖為位於北大嶼山小蠔灣的O.PARK1。

 

家庭主婦黃女士表示,回收廚餘相當方便,智能廚餘回收桶分佈於各幢樓宇近出入口附近,距離其住所僅需一分鐘路程,因此自智能廚餘回收桶啟用以來,自己與很多街坊都積極參與廚餘回收。

黃女士向記者示範如何在家中收集廚餘,她把廚餘放進環保署派發的有蓋、內附隔篩並可清洗重用的家居廚餘桶隔水及保存,待有空便將廚餘帶智能廚餘回收桶回收。她指,智能廚餘回收桶另一方便之處是不「偏食」,除了一般生、熟、食剩 及變壞的食物殘渣外,連盛載廚餘的膠袋也可以一同放進去,十分方便。

至於回收過程亦相當簡單,只需用「綠綠賞」手機App或積分卡上的二維碼在機身的鏡頭前掃一掃,智能廚餘回收桶的頂蓋打開後就可倒入廚餘。回收完成後,「綠綠賞」積分就會自動儲入帳戶,儲夠積分便可以兌換食品和日用品,亦可選擇捐贈積分予指定慈善機構,幫助有需要人士。

減倒垃圾次數  20個指定袋夠用

不過,黃女士認為回收廚餘不只是為了儲分換禮物,而是從環保角度出發。她解釋,自從將廚餘與家居垃圾分開回收後,家居垃圾變得不易發臭,不用再天天扔垃圾,因此能夠減少使用垃圾膠袋數量。現時環保署每月免費提供20個指定袋,基本上足夠使用一個月。此外,她亦留意到,愈來愈多居民將廚餘分開回收,樓層垃圾房的氣味及衛生情況亦有所改善。

除了黃女士,不少邨內居民亦積極參與廚餘回收。居民曾生表示,回收廚餘比想像中方便,他會將家中菜頭菜尾留起包好,趁著出門就可拿去回收。居民陳女士就大讚智能廚餘回收桶具有除臭功能,使回收廚餘時也感覺乾淨衛生。

事實上港人漸漸養成回收廚餘的習慣。根據環保署提供數字,家居廚餘回收量由 2022 年 7 月時每日只有 1.4 公噸,大幅增加至現時每日約 60公噸,增加約 43倍。整體廚餘回收總量由 2022 年每日約 135 公噸增加至現時每日約 280 公噸,增幅超過一倍。所有收集的廚餘會運送到政府的處理設施處理。隨着全港最大並配備先進技術的廚餘處理設施O.PARK2啟用,政府能處理更多廚餘並轉化為電力及堆肥。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