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富人「懷財」外移數量為何?兼談當中值得注意之處(下)

余非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2024年剛才提及中國以15200名百萬美元富人外移排榜首。今年排第二是英國,9500人;第三是印度,4300人(比去年減少800人),第四是俄羅斯,台灣排第八。英國由脫歐之後的2017年至2023年,合共有16500名百萬富人外移。

上面是細數,旨在給大家一些概念。而事實上根本無從計算,因為一位真正的大富豪移民,一個已經可以頂十個。舉例,市值560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公司紅杉中國的創始人沈南鵬(Neil Shen)於前兩年已獲批移民新加坡。沈南鵬投資阿里巴巴和抖音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獲厚利。他同時有投資新浪網、京東、美團、拼多多、今日頭條等科技公司,幾乎涉及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領域的公司他也有投資。

我在文章開始時說過,多了人談「懷財」移民這問題。最近讀過一篇文章,題為《國內套現7個億後 她露出了身後的美國國旗》,是溫州紅二代尤氏姊妹的真實個案。首先,尤爸爸年青時曾參軍,打抗美援朝戰爭。之後轉做外貿,在溫州創業。他將業務福建鴻博集團交下一代尤氏姊妹接管,公司做到上市。而上面那篇文章主要批評尤氏姊妹早便減持公司股份、套現;當中尤氏二女,拿著幾億元移民美國。而尤氏大女仍然留在中國主持業務,還跟時興的科技業務沾邊。尤氏姊妹的持股變化查不到實據,所以不知道那篇文章說的是真是假。而我留意到的是類似的套現故事的複雜版。以下分析絕對不是針對福建鴻博集團而發,你或可從中有啟發,我只是說類似的故事,因為情況十分普遍。

我留意到的是二次收割的問題。姑且稱打比喻的公司做A公司。A公司在創業做出成績後成功上市,上市時已是他們的高峰。由於內地股票市場的監管尤其是上一世紀未算成熟,於是出現不少公司在自己最高位時悄悄地減持套現。A公司的企業家就是這樣做,他絕對知道自己的發展已到頂,就在業績和股價高位時一點一滴地悄悄套現,例如由持股七成,減持至兩成。A公司日後業績和股價又未至於大跌,但已高位不再,長期走底;例如由15元變成9元。此時股價走底已完全傷不了A公司的企業家,因為他的持股已由信任他們會有發展的散戶接貨。這一波收割,是第一次收割。第一次收割考散戶眼光。值得談的是第二次收割。

在第一次收割後,A公司的股票已由15元變成9元。就在此時,A公司看見有AI潮,於是就成立分公司跟AI連上關係,旨在與場外基金公司配合,用公司轉型炒起股價,賺AI概念的波幅。而此次與基金公司聯手合作的舞高弄低,就是邪惡的二次收割,因為根本不是真要發展AI業務。而值得詬病的是第二次收割,因為存在騙人、圈錢的計算在內。如果有實據證明A公司跟基金公司打龍通,甚至是犯法。於是對比前後兩次收割,第一次收割是資本家的自私、自肥,不愛自己國家,沒有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格局,是做夠「上岸」就不管他人死活的資本家性格。這種情況你對他無可奈何。第一次和第二次收割也是收割,但性質上有分別。

文章結束前做總結。本文談富人、談高淨值人士移民的問題。我想跟大家反思當中的一些細節。

第一,第一種收割是你罵他「在國內收割,然後現身美國」也沒用,因為他沒有做不合法的事。人的格局和操守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

第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在輿論場天天罵外部力量、罵某些國家的社會氣氛下,實情是移民去那些可惡國家的中國人不在少數。當中的道理和原因,我認為才是最值得深思的地方!我沒有答案,只是指出一個更加值得深思的方向。思考當中的奧妙可能更加有意義。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