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受訪者曾墮網購陷阱 多涉貨不對辦有瑕疵 民建聯倡制定法規保障消費者

港人消費模式改變,網購近年成為不少市民的最愛,但亦衍生出各種網購陷阱問題,消委會去年便收到超過1.3萬宗網購相關投訴。民建聯就此作出調查,發現内地網購平台是港人最愛,58.4%受訪者表示最常使用内地網購平台,主要原因有價廉物美,商品選擇種類較多及便利送貨服務等。但亦同樣有58.7%受訪者曾有不偷快的網購經驗,最多是貨不對辦、貨品有瑕疵,民建聯建議應就網上消費行爲制定專門法規,可以更好地規管個體戶,電子貿易公司和商號。

58.4%受訪者最常使用内地網購平台  58.7%曾有不愉快網購經驗

根據調查結果,58.4%受訪者最常使用内地的網購平台,而光顧本地網購平台則佔35.1%。62.3%的消費者每月網購開支在500元以下,最多每月網購一次者佔34.8%。可見受訪者在疫情後仍然會繼續網上購物,並主要選擇價格較本地便宜,運費更低的内地網購平台。

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認為政府應制定法規保障消費者,規管内容建議涵蓋三個網購階段,即售前、銷售及售後。調查結果顯示不愉快的網購經驗有上升趨勢,58.7%受訪者曾有不愉快的網購經驗,最多是貨不對辦,佔42.1%,貨品有瑕疵佔31%,假貨則佔6.3%。

民建聯調查發現,内地網購平台成港人最愛,58.4%受訪者表示最常使用内地網購平台。
民建聯調查發現,内地網購平台成港人最愛,58.4%受訪者表示最常使用内地網購平台。

 

58.7%受訪者曾有不愉快的網購經驗。
58.7%受訪者曾有不愉快的網購經驗。

 

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認為應制定法規保障消費者,規管内容建議涵蓋三個網購階段,即售前、銷售及售後。
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認為應制定法規保障消費者,規管内容建議涵蓋三個網購階段,即售前、銷售及售後。

 

立法會議員顏汶羽建議海關及政府相關部門加強網上巡查和執法,向市民宣傳例如善用「防騙視伏器」等。
立法會議員顏汶羽建議海關及政府相關部門加強網上巡查和執法,向市民宣傳例如善用「防騙視伏器」等。

 

他續指,特區政府應再進一步宣傳跨境消費投訴平台,建議海關及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網上巡查和執法,向市民宣傳例如善用「防騙視伏器」、令更多市民知道可透過香港消委會協助處理投訴個案。至於57.4%受訪者表示沒有聽過「轉數快」推出高危警示功能,他建議加強宣傳「防騙貼士」,有助減低市民掉進網購陷阱。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