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煥居生活館」開幕 助劏房戶搬屋兼教授生活技能

近年劏房租金不斷上升,不少劏房戶因無法負擔租金需搬離單位。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推出「煥居」計劃2.0,設立「煥居生活館」及「煥居義氣搬遷司機支援平台」,協助劏房戶解決搬遷問題之外,更定期舉辦「家居維修班」和「環保傢具製作班」,教授劏房居民學習家居日常小維修及製作家具的技巧。計劃今日(22日)開幕,即場設有木工、家居維修及搬遷的體驗攤位,讓街訪體驗打造木工及搬遷技巧等。

「煥居生活館」教授劏房戶「更換門鎖」等生活技能

麥理浩夫人中心總幹事吳煜明表示,葵青區有很多劏房戶,計劃目的是連繫區內有心人,找尋不同合作夥伴,以協助區內劏房戶搬遷,以及應付生活所需,希望他們能安居樂業。「煥居生活館」教授劏房戶「更換門鎖」等生活技能,讓劏房戶毋須花費數百元找開鎖匠處理,他們學懂後更可轉教他人。擇善基金會行政總監蘇梅玲表示,項目的精粹在於「唔係淨係顧自己」,如何連繫社區及互相協作才是計劃重點。

「煥居生活館」今日開幕。蘇正謙攝
「煥居生活館」今日開幕。蘇正謙攝

 

「煥居生活館」教授劏房戶家居維修及木工等生活技能。蘇正謙攝
「煥居生活館」教授劏房戶家居維修及木工等生活技能。蘇正謙攝

 

「煥居生活館」教授劏房戶家居維修及木工等生活技能。蘇正謙攝
「煥居生活館」教授劏房戶家居維修及木工等生活技能。蘇正謙攝

 

「煥居生活館」教授劏房戶家居維修及木工等生活技能。蘇正謙攝
「煥居生活館」教授劏房戶家居維修及木工等生活技能。蘇正謙攝

 

計劃亦有教授街坊如何搬運大型家電例如洗衣機等。
計劃亦有教授街坊如何搬運大型家電例如洗衣機等。

 

曾偉昇指,計劃有教授街坊如何搬運大型家電例如洗衣機等。
曾偉昇指,計劃有教授街坊如何搬運大型家電例如洗衣機等。

 

劏房戶伍婆婆使用「義氣司機」服務3次,曾由筲箕灣搬到葵涌、 再搬回筲箕灣,大讚司機「好好」。
劏房戶伍婆婆使用「義氣司機」服務3次,曾由筲箕灣搬到葵涌、 再搬回筲箕灣,大讚司機「好好」。

 

成為「煥居匠人」的少明(右)指,木工及換水喉等技能看似十分困難,但「試下試下」發現自己也能做到。
成為「煥居匠人」的少明(右)指,木工及換水喉等技能看似十分困難,但「試下試下」發現自己也能做到。

 

「煥居」計劃於2017年開展,為全港首個針對劏房居民搬遷需要的先導計劃,服務葵青區劏房居民,並於2022年11月推行「煥居」計劃2.0。計劃設立「煥居生活館」,透過提供共享空間及設備,讓劏房居民學習維修及木工技能,減輕生活開支。生活館亦培訓了10位劏房居民成為「煥居匠人」及「煥居KOL」,為同路人及街坊傳授搬運、維修及製作傢俬的技能,現已舉辦逾30場工作坊,達致助人自助。

計劃亦設「煥居義氣搬遷司機支援平台」,平台共有20間搬屋公司及司機,以優惠價5折至8折收費,為逾100個劏房戶提供搬遷支援,紓解他們的經濟困難。

劏房戶伍婆婆使用「義氣司機」服務3次 大讚服務貼心

劏房戶伍婆婆已使用「義氣司機」服務3次,曾由筲箕灣搬到葵涌、 再搬回筲箕灣,她稱司機都「好好,將啲嘢同我執得非常好,又無叫我畀錢」。

受惠於計劃而成為「煥居匠人」的少明指,木工及換水喉等技能看似十分困難,但「試下試下」發現自己也能做到,「做多幾次就熟能生巧」。亦有居住5年劏房的「煥居匠人」表示,劏房環境擠迫,較難買到大小合適的家具,學習木工後,自行製作了一些置物架在家使用,節省不少支出。

計劃組織幹事曾偉昇指,計劃亦有教授街坊如何搬運大型家電例如洗衣機等。他稱不少街坊居於唐樓劏房,若要找搬運公司搬運大型家電,動輒需花費1000元,故計劃2.0加設搬運大型家電的教學,讓更多劏房戶受惠。

記者 謝曉雅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