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狂雨驟 日本經濟面臨大考

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近日首次承認當局早前曾干預日圓匯價。他指出當局在1個多月前曾對匯市進行干預,一定程度產生作用。他亦再次就匯率過於波動作出警告,指出政府會繼續密視關注匯市,並會採取一切措施應對。日圓匯率的背後是日本經濟面臨大考的局面以及日本政府在是否加息的問題上面臨兩難的困境。

2022年3月開始,日圓匯率連續暴跌,一路暴跌至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一向穩如磐石的日本國債也在2022年6月突然崩盤。之後,日本岸田政府利用弱日圓挽救經濟,然效力正不斷縮減,日本首季經濟更陷負增長。日本央行於今年3月底結束長達8年的負利率政策,短期利率由負0.1%,調高至0至0.1%,外界期望日圓走勢轉強,然而日匯不但沒起色,反而持續下跌,4月底跌穿1美元兌160日圓水平,創出34年新低。於是,日本央行過去一個多月不斷出手撐日圓,據日本財務省公布數據的顯示,4月26日至5月29日,日本動用了9.79萬億日圓(約700億美元)入市撐圓匯,打破2022年秋季動用9.2萬億日圓干預匯市的紀錄。日本央行更縮減購買日本國債,收緊放水力度以撐日圓,但效果不顯。

接下來,要不要繼續加息來控制日圓貶值,成為日本政府當前需要考慮的要事。日本在歷史上作為出口大國,一直都力求日圓貶值。日本現任首相岸田文雄上台後,仍推動弱日圓救經濟政策。日圓匯價自岸田文雄2021年10月上台後,兌美元累計下跌3成,兌人民幣亦下跌兩成。弱日圓的好處清晰可見,日本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更便宜了,這樣就能刺激出口;因為大型日企有巨額海外收入,弱日圓等於變相提高其日圓計價的利潤,日本上市公司已連續3年淨利潤創新高,進而推高日本股市,吸引游資湧入。但另一方面,日圓暴跌,令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去年在全球排名被德國超越,跌至第4,今年或明年更可能輸給印度。弱日圓推高日本通脹,打擊消費和經濟。日本今年首季GDP按季年率收縮2%,主因是佔GDP比重6成的個人消費連續4季下滑。此外,日圓暴跌還可能嚇退國際投資者,並且吸引很多國際投機客,造成資本市場的長期動盪。

但日本央行又不敢如美國前兩年一般暴力加息,分析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日本過去20多年的寬鬆貨幣政策,導致政府債務總額高達GDP的260%,是美國的一倍,且大幅高於歐債危機時希臘、意大利的166%和140%。日本私營和公共部門債務總額佔GDP比率高達400%以上,相比之下,歐元區、美國和英國的這一比率約為250%。貿然加息空會進一步擴大日本政府預算赤字。此外,加息可能會抑制本國的貨幣流通,這同樣會抑制需求。另市場估計日本企業有約17%、25.1萬間屬無望恢復生氣的殭屍企業,全靠超低息續命,加息可能引爆中小企業倒閉潮,挫傷經濟和就業。不加息難,加息亦難,面對如此局面,難怪日本央行左右為難,不急於啟動加息且對此持謹慎態度。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