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鼓浪潮

不論在日常的應酬或消閒場合,不論新舊朋友,當得知我是鋼琴王子,總會不約而同地詢問我關於購買樂器的建議。相信大家與我一樣,預計必定是關於購買鋼琴,現實卻並不是,十個之中便有八個是問及購買電子鼓的推介!當然不是為自己喜好而購買,而是清一色為子女,便發現打鼓才是我們下一代所選擇學習樂器的趨勢。

  買電子鼓當然是因為可以戴著耳機,練習時不會發出太大的噪音,所佔用的空間沒有真鼓那麼多,因此可以經常在家居練習。而我的建議當然是購買一些有仿真度高的鼓皮,敲擊感好之外,反彈力亦不會太強,始終敲擊真鼓時,鼓棍反彈非常在乎雙手手指與手腕的基本功。這套基本功熟能生巧了,方能打出好音色。

  但令我更感興趣的,是為何突然多了那麼多家長鼓勵小孩選擇學敲擊。「因為夠型!」這是所有家長最普遍的原因,我亦非常同意,試問看一場演唱會,如果有留意現場樂隊的話,最吸睛的必定是打鼓的樂手,永遠不是鍵琴樂手,因為動作不大,娛樂性稍遜之餘,這批家長年輕時必定有受過他們父母強逼練習鋼琴的經歷!每看見黑白琴鍵,雖未至於反感,但相信也勾起一些沉悶回憶。配合上這個年代的科技發展,終於有電子鼓,還有可以非常方便地聽串流音樂,令學習敲擊爵士鼓的方便與舒適程度邁進一大步。

  當然樂器沒有藝術價值上的高低之分,演奏爵士鼓和鋼琴同樣講求四肢協調、左右腦並用。或許短暫的未來香港能成為一個爵士鼓樂新星的國際搖籃!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