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商品熱銷 風險不容忽視

(葉太陽 中國)

近日,以「好運噴霧」「愛因斯坦的腦子」「罵醒戀愛腦」等為代表的無厘頭商品在一些電商平台上熱銷。這些產品僅僅提供情緒價值,但並不實際具備這樣的效果,也無法實際發貨。

目前我國的法律法規並沒有明確針對這類情緒虛擬商品的有關規範,但專家認為,規則仍不能缺失,平台方應加強商品合規性檢查,商家也要充分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

電商網購「情緒」千奇百怪,往往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如有人在網上下單一份「虛擬蚊子」,就會有賣家角色扮演不定時「嗡嗡嗡」地來吵你;有人在分手後買一份「罵醒戀愛腦」,便會有陌生人來擔任「聊天搭子」,對你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有人在大考前夜買一個「愛因斯坦的腦子」,其實就是一張普通的愛因斯坦的照片,考試時仿佛就能有種無形的加持…… 看似「無厘頭」的情緒產品,在網絡平台卻有著不低的交易量,不少店舖月銷量上千。主打一個「敢買」、一個「敢賣」,「情緒」的市場和情緒本身一樣,讓人難以捉摸。

當然,這與當下年輕人面對越來越多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壓力,很容易產生一些負面情緒息息相關。表面看起來摸不著頭腦的虛擬服務或是認為「瞎胡鬧」的情緒虛擬商品,卻能實實在在滿足當代一些年輕人對情緒的需要:可能是陪伴感,或是需求感,抑或是滿足感,但無論如何,都在戲謔中緩解著生活的壓力,在搞笑中完成自我的認同。情緒虛擬商品就好比互聯網上的「許願池」,消費者花錢購買的不是真正的「聰明」「幸運」「財富」,而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