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移民危機日益嚴重,而且沒有任何緩解跡象之際,市政府於3日要求法官允許其暫停「庇護權法」,直到尋求收容的單身成年人數量下降。
據《每日新聞》報道,市府在曼哈頓最高法院提出,要求法院允許暫緩執行「庇護權法」,直至州市府的緊急狀態令解除,而尋求收容的單身成年人數量較2022年10月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之前減少一半。
市府於42年前簽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庇護權法」,要求為提出要求的無家可歸者提供收容所。大約5個月前,市府曾向法院詢問是否可以修改法規,理由是數萬名移民湧入收容所系統帶來了挑戰。
市府助理法律顧問佩雷斯(Daniel Perez)於3日在文件中表示,「市府並不尋求終止同意判決,我們只尋求因應當前情況所需的緩解。按照目前的書面規定,有關同意判決阻止市州部署適應這一緊急情況不斷變化所需的監管靈活性。」
亞當斯政府高級官員,包括市政廳首席法律顧問佐恩伯格(Lisa Zornberg)預計將於今天(4日)下午舉行移民危機簡報會。
當今年5月首次要求法官暫停庇護權法時,亞當斯政府並未提供其認為適當取消該命令的具體情況。
遊民維權人士和自由派市議員強烈反對亞當斯政府的做法,特別是早前市府由於未能為尋求庇護者提供床位,導致大批人在中心酒店外睡了幾晚。在法庭上,法律援助協會敦促市府和州府為移民提供更多支持。於1981年,州府也簽署了庇護權協議。
市長亞當斯和州長胡楚堅稱,市府缺乏資源,無法為每位抵達該市的移民提供庇護權保護。
市「庇護權法」在美國主要城市中是獨一無二。市府官員表示,該法似乎是尋求庇護者從美國西南邊境湧向紐約市的推動因素。
遊民聯盟和法律援助協會正在法庭上就取消庇護權法與市府鬥爭,他們抨擊3日的法律文件是市政廳「試圖退出其法律及援助義務的最重大和最具破壞性的嘗試」,並強調「自42年前確立這項權利以來,我們有道德義務為無家可歸者提供安全和體面的住所」。
組織發出聯合聲明表示,「一旦成功,紐約市將有能力宣布緊急狀態,並有效終止數千名紐約人的庇護權,其中包括依賴收容系統的貧困工人,以及依賴殘疾福利的個人。這種令人憎惡且不必要的做法,背叛了市政府的承諾。」
最近關於「庇護權法」的爭論,在紐約民主黨領導人之間引發了分歧。亞當斯和胡楚在法庭文件中,就政府對尋求庇護者的責任爭論不休。市政廳一直敦促州府強制上州各縣接收移民,但州長辦公室拒絕。

紐約市的移民問題已達超出負荷的嚴重程度。 Todd Heisler/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