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華埠的亞偕街紅線地鐵站(Argyle Station)的「 亞洲在亞偕」( Asia On Argyle )的顯目充滿東方色彩的大標誌,高高挂在紅線地鐵站的路中央已有10年的歷史,但最近因CTA為了翻新整修紅線地鐵,因此須將地標移走,此擧引起上城居民褒貶不一的評價。
9月19日,CTA與芝加哥交通局派工作人員將亞偕街的「亞洲在亞偕」的大標誌拆除,據說將保存起來,直到找到另一個適當放置的地點。
CTA紅線和紫線地鐵系統也經年纍月的沒有大整修,近年CTA獲得聯邦經費,將耗資數十億美元作為紅線、紫線地鐵系統現代化計劃的一部分經費,亞偕地鐵站是上城北側的四個現代化整修的車站之一,也是上城乘客流量相當大的車站之一。
第48區區長李妮何本霍(Leni Manaa-Hoppenworth)表示,她計劃確保社區民眾對安置在地鐵站附近的兩件新舊作品的處理有發言權。她稱標誌是非常重要的,她希望標誌繼續成為歡迎民眾來到上城的亞偕商圈遊覽、購物與享受美食。已有十年歷史的造型像一座寶塔的「亞洲在亞偕」 的標誌,已經成為宣揚上城社區的多元化與包容性的代表。第48區區長李妮何本霍與11區李惠華是芝加哥市議會百年來的第三位亞裔市議員,她們强調保有多元化社區的重要性。
迄今,北城的勞倫斯(Lawrence)、亞偕(Argyle)、伯溫(Berwyn) 和布林莫爾(Bryn Mawr) 紅線地鐵站正在重建,將計劃翻新成為現代化的月臺,竣工之後將擁有更寬敞的月台,更明亮的照明燈以及為殘疾乘客提供的電梯等設施,上城的四個地鐵站的翻新工程已於今年初開始,預計將於2025年完工。
上城聯合(Uptown United)社區服務總監賈斯汀魏德爾 (Justin Weidl) 日前表示,上城的居民已經獲悉地鐵旁邊的地標被拆除並會在日後重新安置,所以并無太大的反應、也無感到震撼。相反的居民都表示地鐵站能夠重新整修變得更加現代化而高興,但總監賈斯汀魏德爾表示希望得到CTA提供更多的有關新車站的外觀與如何處置被拆下的地標的詳細信息。並希望CTA 努力保留原有的地標,並聆聽民眾的心聲。
第48區區長李妮何本霍表示,她記得在兒時與父母一起來的亞偕商圈採購菲律賓菜肴的食材,她稱這條街是芝加哥和伊州家庭的「燈塔」與最美好的記憶之一。 她稱長久以來,上城北華埠是芝加哥重要的經濟走廊,是一處具有歷史意義的街區,尊重和慶祝亞偕老街是市民保留歷史重要的一部分,區長李妮何本霍也表示,如今亞裔仇恨事件依然時有發生,我們應該保持時刻關注的態度,如果人們忽略不提,則文化也會被認為不重要而被忽略了。
回顧歷史在1991年,被稱為「亞偕老街」市長的商人蘇查理(Charlie Soo)帶領下復興了亞偕老街地鐵站附近的社區,反映了上城社區的眾多亞裔特別是東南亞地區的移民社群的真實生活面貌。 蘇查理當年振興車站的願景也延申到周邊的社區,特別是來自寮國、柬埔寨、中國和越南移民聚居的地段。據Curben Chicago 當年的報導, 蘇查理推動北城社區更具國際化的形象,在「芝加哥讀者」的一篇報道中, 也提及蘇查理在1979年成立了亞裔美國小企業協會,并於每年的八月組織年度的亞偕老街美食節,推動當地小商家的發展。
菲律賓裔的第48區區長李妮何本霍表示,難以置信一個人能為未來數十年的社區產生如此重大深遠的影響,因為蘇查理是真正的關心亞裔族群,也為亞裔人自豪。
「亞洲在亞偕」的地標是芝加哥交通局在2013年安置的,但當時有人質疑26萬美元的昂貴標價,但也有居民認為是有提升北華埠地鐵站的美化,對社區有正面的投資。
芝加哥交通局擁有「亞洲在亞偕 」(Asia on Argyle)的標誌,但將會與CTA 商議是否有新的設計?CTA 稱將和48區區長辦公室合作,聽取民眾的意見再為新地標尋求更適合的方案。此外, 從亞偕街到百老匯街之間的軌道將於10月10日關閉,以方便工程隊清除該地段的高架橋。
本報記者梁敏育芝加哥報道

已有10年歷史、矗立在亞偕街紅線地鐵的「 亞洲在亞偕」因紅線地鐵的翻新整修,已於日前被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