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峰時期,位於三藩市華埠的李孟賢伉儷新移民學校服務200名學生,但如今僅餘11人。這所昔日作為華裔新移民燈塔的學校瀕臨破產邊緣,將面臨應否與他校合併的命運。
李孟賢伉儷新移民學校原稱華人教育中心,2018年為紀念已故市長李孟賢而易名。它坐落華埠一條巷弄裡一棟不顯眼的三層建築內,四周都是高樓,從外面看不到操場。
根據《三藩市紀事報》報道,包含兩位教師、一名校長、一名書記和食堂工人,該校今年預算為83萬2000元。儘管整年入學人數會有波動,但依照目前學生數目,該校每位學生開支為7萬5000元,遠高於其他學校每人約1萬元。
這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反映校區官員面對平衡政治與實用主義之間所面臨的困難。儘管入學人數下降和瀕臨破產的預算,但官員還是面對社區和工會對縮小學校規模的強烈反彈。
該所新移民學校為校區官員製造複雜難題,他們承認花費維持一所幾乎空蕩蕩的學校是不合常理,但任何關於重新安置、合併或停辦任何學校的討論只會令人不安。如果成事,該校將成為三藩市校區首所學校停辦而應對人數減少問題。
校區指出,該所新移民學校的情況比其他學校也許更複雜,體現了三藩市人口和移民結構的變化。不只移居三藩市的華裔移民減少,即使入讀該校的學生也不會像以往移民一樣長居華埠。
資料顯示,去年有93人符合資格入讀該校,但最後決定就讀劉貴明小學等21所學校。
三藩市學監馬韋恩(Matt Wayne)今春曾決定將該校重新安置到帕克小學(Parker Elementary),但職員和居民抱怨他們沒有參與決策後收回決定。校區將於未來數月舉辦社區會議,諮詢民眾對該校命運的意見。
可能性之一是將該校遷往附近的劉貴明小學,讓新移民學生取得更多資源和認識更多同學,但不清楚是共用校舍還是被併入。
馬韋恩表示,儘管只有少數家庭受遷校影響,但認為收集社區意見還是重要。他又指雖然表面上重新安置該校是符合常理,但他認為確保校區有流程判斷何時或如何合併或停辦學校也是重要。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