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企業家的真實之路 微軟CEO薩提亞教會我們什麼? 善經濟系列(一)

文・何日生教授

哈佛大學文理學院CAMLab特聘學者

美國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是一個傳奇,他領導的微軟是二十世紀全球第一大科技公司。1999年12月29日,微軟股價站上歷史高點,當時微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2008年,比爾·蓋茲退休以後,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接任微軟總裁,微軟股票開始大幅下跌,然後就一蹶不振。

2013-2014年初,微軟的市值已經不足3000億美元。公司內部也各自為政,相互鬥爭,導致效能降低,很多主管跳槽到亞馬遜,Facebook等公司。面對這樣的危機,薩提亞·納德拉臨危受命。

以善轉機,重新發現核心價值

在各自為政的紛亂氛圍中,微軟需要的領導者不是下一個如比爾蓋茲一樣的天才,而是一個能管理無數天才的人;新的微軟領導者之品格與素養才是關鍵。

比爾·蓋茲與史蒂夫·鮑爾默正是看重薩提亞身上具備的溫和、整合力、與對人的同理心。薩提亞以善轉機,重新發現了微軟的核心價值,這個核心價值薩提亞定義為「善、慈悲、利他」。

微軟的危機同樣是無數大公司面對的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下,領導人如何能夠讓各部門合作?如何真正地讓大家為整個使命目標共同來努力呢?

讓龐大組織的各部門合作的驅動力可能不是利益,利益是衝突的;不是人情,人情會各有生疏。利益、錢、情感都無法整合一個大公司。當一個公司注重利益和人情時,就會發現衝突會不斷的增強。真正能夠讓企業整合在一起的,是信念與價值觀。薩提亞就是要把這樣的靈魂重新挖掘出來。企業的願景,使命,價值觀,正是企業組織最重要的靈魂。

恐懼產生固化效應  同理心是解決之道

薩提亞上任以後,微軟的股票市值又重回最高。2022年微軟市值維持在近兩兆美元。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薩提亞認為恐懼是微軟最大的問題。大家害怕自己的地位被動搖,害怕自己的正當性受到質疑,害怕被看到自己專業的不足,害怕自己的提案沒有被接納。每一個人都有一顆防禦的心,使整個公司都處於一種自我防衛,互相恐懼的狀態中。

如果一個公司或組織,讓人害怕被質疑,讓人感覺不被接納,有濃厚的不安的情緒和氛圍,這種缺乏安全感的公司將喪失創造力。

當時的微軟公司就處於人人自危的氛圍中。心理學將這現象稱之為「恐懼產生的固化效應(Fear Rigidity Effect)」,這種固化會讓人與人的關係僵化,創造力遲緩,創造主動性降低。

薩提亞上任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予每一個員工同理心,讓他們知道自己被感受到了,被接納了,被聽見了,被理解了,讓公司裡的人不再恐懼。不要小看這件事情,他抓到了核心的精神,這是薩提亞最重要的一個力量。

超大型組織內部競爭的代價

在微軟公司裡有這麼一句「名言」:「重點不是我成功就夠了,我要看著我的同仁怎麼失敗。」這種超大型公司的悲哀就是,不是我自己成功,而是我要看別人的失敗,不只是人跟人互相不接納,而是看著你失敗。這是讓微軟公司從一個科技巨人跌入谷底的原因之一。

這種內部的競爭文化與微軟公司的制度有關,微軟採用的是堆疊式的評比模式(Stack Ranking)。所謂堆疊式的評比模式,就是對員工強制排序,每一個評等都只有一個比例,優、甲、乙、丙等依序排列,這制度讓員工互相競爭。這種模式很多機構都存在,這種文化會造成政治鬥爭的出現。當公司的制度裡只有競爭,只有堆疊式的利己,將造成惡性競爭、相互排擠的文化。

長期擔任微軟高管的蒂姆·奧布萊恩曾把這種公司文化比作「狗咬狗」。在這種畸形的績效制度下,員工時刻都想著如何贏過隊友——「這就像是一群被獅子追趕的人,為了活命,你不必成為跑得最快的,你只需要比最慢的人跑得快就夠了。」

薩提亞看到了微軟公司裡有這種類似政治鬥爭文化,所以他用同理心,用慈悲來扭轉微軟的體質。

薩提亞如何著手打造願景?

「善經濟」就是利他和合,薩提亞就是最好的典範。他召開「務虛會議」,並邀請大家一起談理想,談願景,談微軟為什麼存在?是為自己存在?還是為地球所有人類存在?是為科技存在?還是為人類服務而存在?

他組織了很多次這種務虛會議,讓大家來談微軟真正的偉大之處在哪裡?如何重建信念使命?通過這種方法讓大家卸下心防,讓大家凝聚一起,更加開放、包容和坦誠的對話,傾聽不一樣的心聲,理解不一樣的意見,找出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方式跟模式。

執掌微軟一年後,薩提亞在2015年給了微軟新的使命:「賦能全球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運用科技成就不凡的事業」。據此,他先後提出「雲為先、移動為先、AI為先」的戰略。

換句話說,就是真正把「利他」放在前面,通過工作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實現領先,而不是通過嫉妒或好鬥超越競爭對手,超越自己的同仁。另外,就是在公司內外部創造一個令人驚艷的夥伴關係,這就體現了「和合」。

如何建制?從選對人開始

薩提亞要把信念和使命放到公司裡,首先是選對人。薩提亞發覺在固化的、敵意的環境裡,女性是最大的受害者,女性的競爭力,溫柔的力量在此環境中也會退縮。所以,他選拔優秀的女主管時,他在意的並不是她是否聰明,而是她是否尊重人。

他選的人必須代表的是一種尊重、同理的文化。這種文化不是以權力為核心,而是以尊重為核心。要一群聰明人合作的前提是尊重,尊重的前提是同理,薩提亞用這樣的哲學觀成功的打造嶄新的文化。薩提亞上任後選拔的三位女性主管:

第一位女性主管,吉爾·特蕾西·尼科爾斯(Jill Tracie Nichols) 是薩提亞的幕僚長,負責薩提亞的所有全球溝通。在此之前,她負責公司的傳播工作。為什麼選一個傳播官做幕僚長呢?因為她人緣好,她尊重人。實際上薩提亞認為這就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內部能夠善待人的,不是以權力為核心,是以尊重為核心的文化。

尼科爾斯(Jill Tracie Nichols)說,要讓125,000人一起學習新的文化有多困難?要尊重差異,要理解對方,同理對方,接納對方,這需要很多愛、慈悲,還有包容。但這不是用說的,除非人們親自體驗到它是真的。所以我們自己要先慈悲、要先包容。尼科爾斯說,語言無法打動人,除非他們親自體驗過。

第二位女性主管是曾任微軟商業開發執行副總裁的佩吉·約翰遜(Peggy Johnson)。她主要負責管理微軟與世界各地的不同規模企業建立、維護和增進合作夥伴關係。她開始跟以往對立,甚至互相仇視的競爭對手建立連接,找到好的合作方法,化敵為友,建立更好的夥伴關係,使大家能夠共存、共榮、共生、共富,這是用「和合」的觀點來打造微軟跟外部的關係。

第三位女性主管,微軟首席人力官Kathleen Hogan。她負責文化轉型,「把你的問題分享給凱瑟琳Share your question for Kathleen Hogan」是她說的很重要的一句話。

文化轉型靠誰?靠人,文化不會自己轉,除非人改變。人怎麼樣改變?從讓他能充分表達意見開始,我們傾聽,我們理解,我們接納,我們同理,然後一起來尋求共知、共識,共行,才能共善。

薩提亞用的很多管理者都是女性,都是軟實力,都是從人文建構起,從觀念改變開始開始。這是薩提亞的領導哲學。

薩提亞說,「作為領導人,你必須在一堆廢材之中,找到玫瑰花蕾。」。任何人都有優點,不要看他是廢材,他的優點在哪裡?把它找出來。

重建微軟的使命:科技民主化,科技利他

微軟的使命是什麼?就是「激發每一個地球人能運用科技達成非凡的使命」。不只是讓同仁能夠有發揮更大的力量來為客戶服務,「以科技達成客戶還說不準確的需求,以創新服務解決客戶還未發現的問題,」這是利他。

薩提亞的想法跟比爾蓋茲,蘋果的創辦人喬布斯想法都一樣,都是把「科技民主化」,讓每個人都能夠享受到科技的好處,都能夠運用科技達成他要做目標與使命。要達到科技民主化,首先要創造一個民主的文化,要創造一個尊重的文化,創造一個感恩的文化,創造一個能夠包容,能夠統一的文化。

要達成科技民主化,先要把公司民主化;要尊重,要感恩,要包容差異。

南加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