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梁掌球(David Lang) 圖/Michael Snell
“我生平從未見過如此绮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看到迭部的美景, 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誕生地放在這里。迭部这塊地讓我震驚”! 以上这段讃美之词来自约瑟夫·洛克(Joseph Rock,1884-1962), 他是美籍奥地利裔的植物學家和探险家。他在1905年由欧洲前往美国,1907年定居在夏威夷。他没有受过正式的大學教育, 但却自学成为植物学家, 並能说多国語言,包括中文。
洛克被夏威夷大學委任為該校的植物标本館首位館長, 在1920年更接受美国農業部的聘请前往中国和亚洲其他地方作野外调研和採集植物与鸟类标本。他在1922年到达云南丽江,1925年转到甘肅南部(简称甘南), 在甘南的東大門卓尼和迭部县等地居住長达两年之久,他应是第一個有纪錄到甘南探险的西方人!
洛克曾探訪迭部縣的扎尕那(Zhagana)藏族小村寨,深深被那里的美景所吸引,从他的日记中對該地区的極度称赞為亚當和夏娃的伊甸園可见他對迭部的深情留念! 我今年七月有機会往甘南观光, 去了扎尕那、世界顶尖藏学府拉卜楞寺(Labrang Monastery)和有”東方小瑞士”号称的郎木寺镇(Langmusi)等地, 對這些風光旖旎、远离喧嚣的美景美地, 初見恍如隔世!
扎尕那
甘南地处青海、四川和陕西三省交界,在蘭州以南,位於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過渡地带,海拔三千米高,境内中西部有辽阔的草原,南北部森林茂密,植被丰富,空气高含氧量。黄河、大夏河、白龍江和洮河多条水流奔騰在甘南大地上。甘南是中国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被誉為中国的“小西藏”。
扎尕那在甘南迭部縣岷山中的益哇乡,由迭部县城到扎尕那只30公里,但由蘭州開車则是480公里,需时八个多钟。迭部縣平均海拔2400米,扎尕那則更高在海拔3000-3300米,在甘肃和四川交界的高山峡谷中,与四川的九寨沟隔着珉山遥遥相對。我們在爬登扎尕那景区的高山时,步步为营,以防高山症发作!
扎尕那在藏語意为”石匣子”,是一條被崖壁圍繞環抱的藏族小村寨,一座天然的石城。扎尕那是由四村一寺组成,四村是东哇村、业日村、达日村和代巴村, 與有四百年历史的拉桑寺院,一座藏传佛教寺。全村寨的一千六百名居民多是藏族,東哇村的人口最多,与拉桑寺院位於石城中央,靠近長途車站和游客中心,来自各地的旅游巴士都在此上落乘客。进村寨吃饭时饭店会派汽车前来迎接, 大巴士是不准入村内的小路。
代巴村坐落在扎尕那景区的最高处, 所以有”雲上代巴”之称,整個景区风景优美,早上晨雾缭绕,犹如仙境;日落时分炊烟袅袅,晚霞斜照。村民大多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近年游客多了,接待游客的餐馆和民宿也開多了,村民的傳统生活节奏也開始改变了!这片甘肅最美的“香巴拉”(即人間仙境),被洛克喻為“中國的伊甸園”,将来的改变会是如何,值得我们的关注!

石城扎尕那

在札尕那當地人賣特產

札尕那是甘南的“香巴拉”
郎木寺镇
如果扎尕那是中国的“伊甸园”,那么郎木寺镇(Langmusi;从前名为Lhamo)被赞为“东方小瑞士” ,或”西藏从外最迷人的藏色小镇”也绝不为过! 郎木寺是一镇跨两省,白龍江把镇一分为二,從镇中穿流而过。在白龙江北面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 而在江南面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白龍江名字雖然很大,但流經此处的只是一條小溪。白龍江最终是流入嘉陵江 。
郎木寺不是寺名,而是鎮名。该镇其實共有三座寺院, 位於碌曲縣的赛赤寺,在江南的格尔底寺,和在格寺入口处一座有月牙塔尖的清真寺。我们一行参觀了依山而建的赛赤寺,缓步走上寺院旁的山坡,见大经堂、佛塔和僧舍建築等高低错落。到了最高处可以清楚俯瞰和拍摄寺院和小镇的四周景色。郎木寺镇位於3400米高度,与扎尕那不相上下。
洛克是透過发表在国家地理雜誌的文章介绍扎尕那、迭部和卓尼等地给世人所识。而郎木寺亦是由另一位西方人士,羅伯特·埃克瓦尔(Robert Ekvall,1898-1983)公諸於世! 他的著作<西藏的地平线>(Tibetan Skyline)让這座从前籍籍無名的小镇名揚四海,埃克瓦尔的父母是美国传教士,前往當時与世隔绝的岷山白龙河流域宣扬基督教,非常艱苦。在甘肃出生的埃克瓦尔和他的妻兒曾在當年名为Lhamo的郎木寺居住了五年之久。他在1952年出版了<西藏的地平线>後,郎木寺開始吸引外国游客,慢慢成為西方背包客的探索聚脚點。
冬天的郎木寺白雪皑皑,山镇被白色的世界覆盖,如詩如畫,真与瑞士的隆冬韵味非常相似。坐在小屋窗旁喝杯酥油茶,欣赏窗外雪花飘扬,一片静谧安宁。今次匆匆造访郎木寺镇,最大的遗憾是没時間去麗莎餐厅(Leisha’s)尝尝那裏的出名牦牛肉漢堡和号稱全中国最好吃的苹果派,只能等待下次吧!

在郎木寺鎮精雕细琢的賽赤寺

赛赤寺内的圖騰

依山而築的郎木寺

迭部縣塞外風味的街頭晚餐
拉卜楞寺
往甘南,必需探訪位於夏河縣的拉卜楞寺。夏河離蘭州230公里,開車三小时可达。夏河是古丝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驿站,也是内地進入藏区的门户。拉寺座落在夏河縣城西侧,“拉卜楞”藏語是”活佛的居所”的意思,創建於1709年。
由我们住宿的玖盛国际饭店(在人民西街)到拉寺很近,到達後才发现寺院占地极广,有六座經堂、84座佛殿、31座藏式楼、30座佛宫院、500多間經輪房和千多间僧舍,比一座大學城更要多建筑物! 拉卜楞寺是世界藏傳学府,黄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拥有全中国最完整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是在甘肅、青海和四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在文革期間拉寺曾遭级大的破壞,寺藏的很多典籍被烧毁。今天我們看到的不少建築是劫後重建的!
去游览拉寺只能選擇性地觀赏,不可能想窥全貌。在经堂佛殿内是禁止摄影的!我們参加了由博學的僧侣带领的導赏团,獲益良多。围绕寺院一圈的“转经長廊”相信是全世界最長的,要行一周转動每只經筒一下,必须要安排足够的時間呀!

拉卜楞寺外的轉經長廊

佔地甚廣的拉寺

拉寺内的佛擺設

拉寺的佛塔
甘南不少地方仍然是不太为人所知的人間净土,遗世而立。但公路的扩建,鐵道的到来,所谓”文明”和”进步”已經逐渐迫近很多从前封閉的村莊。牦牛和羊群已经习惯了和车道共存。我們的旅游车常常要在公路上慢驶下来,因牛和羊隻毫無畏惧在路上慢步,像在自家的后院一样!賣蜂蜜和牛肉乾的農村小贩悠然自得的坐在路旁等待客人,一派與世無争的模样!
由兰州至甘南州府合作市的高鐵将在2027年通车,而由青海省省会西宁市经合作至四川成都的高铁亦在建造中,预計在2029年完成。将来由四川和青海以及其他地方到甘南的游客会倍增,鄉镇面貌將会大大改变!洛克筆下的扎尕那和埃克瓦尔书中的郎木寺可能只会成为我們遥遠的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