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導演/新電影影展」實體放映 華語電影「憂鬱之島」「曠野歌聲」入選

香港紀錄片「憂鬱之島」劇照。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由林肯中心電影協會與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共同主辦第51屆「新導演/新電影影展」(New Directors/New Films Festival)疫情回歸實體放映,於4月20日至5月1日舉行,紀錄香港2019年抗爭運動,由陳梓桓執導的「憂鬱之島」及中國大陸陳東楠執導的「曠野歌聲」為兩部入選華語電影。

紐約「新導演/新電影影展」由享譽盛名的林肯中心電影協會與MoMA主辦,旨在拔擢創作具先鋒性的國際影壇新銳,曾經選映過的台灣電影包括侯孝賢《冬冬的假期》、蔡明亮《愛情萬歲》及張作驥《阿忠》等作品。
今年的電影節將向影迷介紹26部故事片和11部短片,共有39位導演的作品。
香港紀錄片「憂鬱之島」(Blue Island) 由陳梓桓執導,他早由雨傘運動開始,希望用影像紀錄這個時代。「憂鬱之島」自2017年開拍,當時香港經歷旺角騷亂、民選立法會議員被取消資格。他們開始拍攝幾位經歷過香港大時代的人物,看他們的理想的轉化,怎樣看過去的是非對錯,拍攝約一年半後,迎來了反送中的抗爭,新一波的年輕人走上街頭,前仆後繼,在街頭橫飛的子彈、燃起的烈火,白色的催淚煙與藍色的水炮下,在鏡頭紀錄下的過去、今日到未來,被連成一線。
陳梓桓說,這部電影亦是創作上的新嘗試,結合紀實及劇情 (Hybrid Documentary),除了跟拍三位曾在年輕時投入抗爭的真實人物的生活,亦以劇情元素重現他們的回憶及傷痕,拼湊今日的社會運動鏡頭,以影像探索追求自由及公義的信念如何影響一代又一代的我們。
他說,Hybrid Documentary在香港較為少見,希望用紀錄及記憶重演的方式講述香港的故事。由2017年開始跟拍三位主角,到2019年6月起反送中運動開始,經歷三段大時代的他們,重演註定命運的當天。驀然回首,信念已隨記憶纏繞半生。歷史洪流中每個革命的時代,造就香港的今天。
陳梓桓2013年畢業於浸會大學電影電視及數碼媒體碩士,現為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的客席講師及獨立電影導演。2014年拍攝香港雨傘運動,完成了首部紀錄長片《亂世備忘》,並奪得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亞洲新浪」的最高賞「小川紳介獎」,亦由此獲得角逐美國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參選資格。《憂鬱之島》目標在2021年初於最高界別的國際影展進行世界首映,並參與世界各地關注香港或人權議題的影展,向世界各地的觀眾展現香港故事。「我出生在殖民地統治末期,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朝代的更替,身份與價值的困惑,令我更想探索,香港與中國愛恨交纏的複雜關係。」他說。
中國大陸陳東楠《曠野歌聲》(Singing in the Wilderness),故事大山荒野中的苗族村寨合唱團,因為一個外來人的出現,他們的歌聲一舉成名。《曠野歌聲》跟隨兩個苗族青年一起探尋,在外來的喧囂中權衡對信仰、身份和愛情的追求。
陳東楠是一名獨立紀錄片導演。《聲音的顏色》,描述一位盲人對紐約的探索,獲艾美獎提名,《曠野歌聲》是她的第一部紀錄長篇,講述西南高地一個苗族合唱團的故事,陳東楠畢業於紐約大學紀錄片專業。
陳東楠表示,2014年第一次到小水井村。村民們剛從農地里回來,手腳都是泥,便匆匆趕來唱歌。簡單的風琴伴奏,淡然的神情,生活的歡樂與苦難都歸於歌聲。歷史上,苗族在頻繁的戰爭中丟失了家園與文字,最終藏身於貧瘠的高山頂端。在不斷的遷徙中唯一留存下來的是歌聲–苗族崇尚自然,歌聲是過往故事的載體。今天,村民們又因機緣走出大山,歌聲的身份再一次轉變。這一切發生之後,探討他們是誰?什麽才是真正屬於他們的?
《曠野歌聲》於4月24及26日放抰,《憂鬱之島》於4月30日及5月1放映,電影節票價及詳情可查newdirectors.org。

 

紀錄片《曠野歌聲》探討苗族村寨文化。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