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居民多數區」獲多數議員支持 華社喜見「零的突破」第一道曙光

25區區長盧漢士(中)1日下午在市政府大廳與亞裔選區特別行動委員會成員劉紅(左)、亞裔行動集會負責人鄭時坦(右)及華文媒體敘述選區地圖的進展。梁敏育攝

本報記者梁敏育芝加哥報道

 

美國十年一次的人口大普查、依據美國憲法根據人口普查的數據進行對選區邊界地圖的重畫。芝加哥市的2020年人口普查結果出爐,總人口約有280多萬人,而在10年之間、亞裔人口增長迅速達到31%,佔芝市總人口的7%。

但芝市的選區歷史上、亞裔居民多數選區從無出現在芝市的地圖上,華埠更好團結聯盟(CBCAC)創辦人陳增華自1990年開始意識到政府選區對於迅速增長的亞裔感覺上並不存在。2001年華裔人口增長、居住的範圍擴張到西南區的橋港區一帶,當年雖然華裔團體也積極爭取,但結果不如人意、亞裔群體依然被劃分在不同的區中。及至2010年,伊州投票法案通過將90%的華裔人口劃入同一個州立法區、並選出第一位華裔眾議員馬靜儀(Theresa Mah)。到了2020年人口普查結果,亞裔人口增長31%,華埠更好團結聯盟的特別行動委員會、覺得華裔缺乏有力的政治聲音與力量、有關社區關注的議題不被重視,意識到只有將亞裔居民集中在同一個選區、增強選民力量、才有能力為社區重大的問題爭取解決方案。此也意味著在同一個選區選民可以選舉出一位了解社區需要及情況、為社區爭取權益與福利的市議員。
12月1日,芝市50名市議員進行閉門表決2021年的50個選區邊界地圖。當天下午,在選區重畫特別行動委員會成員劉紅、亞裔大集負責人之一鄭時坦的召集華文媒體與25區區長盧漢士( Byron Sigcho Lopez)在市政府大廳, 就選區地圖討論會後,匯報了當天的情況。
盧漢士表示「亞裔居民多數區」實現的可能性非常高。有34名市議員支持「亞裔居民多數票區」,盧漢士表示,當天也 得到拉丁裔與黑人核心小組的表態支持」,「亞裔居民多數區」在芝加哥地圖歷史上第一次佔有一席之地。此消息無疑讓辛苦了多年的華社各方注入振奮的好消息,終於見到了努力了30年的第一道勝利的曙光。選區重劃特別活動委員會成員之一的劉紅表示,過去幾個月,芝加哥華人重新劃分選區行動委員會在華埠更好團結聯盟的領導下為爭取「亞裔多數選區」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多次策劃會議、社區鼓動、有上百個社團參加的「重劃選區」大型集會、邀請主流媒體采訪和報道、遊說市議員、公關其他族裔、爭取各族裔的支持等等活動。每位特別行動委員會成員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並得到包括芝加哥25區區長盧漢士的支持和社區的大力支持,亞裔多數選區從零到一是華埠更好團結聯盟與社區各方不懈努力的成果。
劉紅博士當天表示,她作為一個生活及工作在華社的芝加哥居民感到非常高興,12月1日的選區重畫表決日,是爭取亞裔人口超過51%的「亞裔多數居民選區」從零到一、在歷史上邁進了第一步,芝市議會多年來并沒有一個亞裔代表、也沒有一個以亞裔為主的選區,劉紅表示,以後將為亞裔參政、投身公職鋪設下一條道路。
12月1日選區重畫市議員表決,黑人核心小組與拉美裔核心小組有爭持不下的爭論。規則委員會主席米雪兒哈里斯(Michelle Harris)在1日公布了一份選區邊界地圖,創建了17個黑人多數選區、14個拉美裔居民多數區、以及芝加哥歷史上第一個亞裔居民多數區、18個白人居民多數區。
哈里斯聲稱地圖公布後,將推出多場公聽會,聆聽公眾意見,同時也將繼續與區長協調,選區地圖盡快獲得41名區長大支持,盡量避免浩資又勞神的全民公投。
芝加哥在10年中黑人人口下降10%、減少8萬多人口、相對的拉美族裔人口增加,如今芝市有81萬名拉丁裔居民,成為芝市第二大族群,拉美裔核心小組在選區重畫表決日提出他們的地圖,包括了16個黑人多數區、15個拉美裔多數區,他們在會議中重申,在2020人口普查顯示拉美裔人口增長而黑人居民減少,他們的地圖最能反映芝加哥市的選區邊界圖。

 

芝市選區重畫委員會公布的邊界地圖。

美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