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虎穴非輕易,未來的市長及市議會都走激進路線,儘管我想求同存異,道路也會十分艱辛。」接連在布碌崙及唐人街逾數百人為當選市議員黃友興( Phil Wong)舉辦勝選慶祝晚宴,一片歡呼中難掩他任重道遠的肩擔。
超過百位支持者於11月14日在華埠為他舉行勝選晚宴,主辦者大華埠民權聯盟陳建閃表示,黃友興勝選在當今左風强大並不容易,一路走來,他在捍衛SHSAT ,反遊民所、反對現金保釋改革、反社監獄、開設幼童天才班等等都從不缺席,如今他已從社區的維權者變成市議會內一員,更能為華人社區發聲。現在市議會有三名華裔,加上州議會的鄭永佳及陳學理,令人振奮,華人選民一定要在投票上為自己爭取話語權。
黃友興明言「勝利的感覺還不很真實」,他表示,1974年6歲隨家人移民美國,因為祖父的堅持和教育,他一直入讀中華公所中文班,至今雙語流利,他萌生參政始於2014年時任市長白思豪在其家附近的酒店改為遊民所,除了治安隱患,其女兒的學校馬上因為遊民學童增設課室,令女兒從此再沒有體育課,由始促使他成為學委的開始。後來白思豪連串政策包括取消SHSAT 、關閉雷克島,興建社區監獄等等,他就萌生有意進軍市議員一職。
黃友興表示,在各種遊行示威中認識不少朋友,也幫過不少人參與競選活動,累積了不少經驗。他最要感謝是市議員何頓(Bob Holden),過去一年多在其「地獄式的訓練」下,他認識了市議會中的財政預算的分配,法案的推進等等,令他充實地知道市議員的功能。
儘管他得到何頓的背書,黃友興表示,參政的道路還是一步一腳印,其30選區主要為白裔,亞裔只有20%,當中華裔不足10%,最終成功獲得1萬9500多票、領先對手約3500票,是一個令驕傲的成績。他認為自己的選舉成功的關鍵在於與選民面對面互動,聆聽他們關心的議題。
晚宴上,包括州議員鄭永佳、地區領袖于金山,李艷娟,王鏑、同源會陳慧華,亞潮萌朱雅婷、藏東慧等等都美言黃友興,並讚揚他一直都站在華人社區為華人發聲。
其選區共和黨候選人Alicia Vaichunas也是何頓辦公室8年員工,以10%之差落敗,敗選的Vaichunas情緒激動,在哽咽的敗選演說中首度公開批評其前老闆、現任市議員何頓(Robert Holden),並表示將退出公共生活。
這場選戰本被認為會是友好,Vaichunas與黃友興皆在何頓辦公室任職:她擔任副幕僚長長達八年,黃則擔任預算與民情服務主管近兩年。在黃贏得民主黨提名後,兩名候選人及何頓表示不論誰勝選都會「將選區交到好手裡」,甚至互相承諾若當選會聘用對方。
但一切在選前最後數週急轉直下。Vaichunas開始公開批評黃友興,並批評何頓對她背後「捅刀」。
身為民主黨的黃友興政見偏向保守,也獲得部分共和黨選民支持。他在選前意外地獲得進步派市議員Lincoln Restler、Jennifer Gutiérrez和Julie Won的助陣,黃友興被外界視為與何頓風格相近的「保守派民主黨人」,但Restler在短信中說,他願意支持黃是因為「他致力於保護移民權利」並會是「一位有誠信負責任的夥伴」。
黃友興表示,他會遵守承諾,留任Alicia Vaichunas,但若她另求他職,他也會尊重她的去留。
現任州參議員劉醇逸於2002年成為歷史上首位華人市議員,直至2010年增至陳倩雯及顧雅明,這次黃友興當選是「二的突破」, 目前華裔市議員還包括布碌崙43選區莊文怡,以及法拉盛第20選區黃敏儀及艾姆赫斯特30選區的黃友興,加上兩名韓裔及一名印度裔,亞裔市議員增至6名。
慶祝當選晚宴上,支持者大合照。
現年58歲的黃友興光頭,無獨有偶他的大力支持僑領均光頭,群眾要求成立「光頭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