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天主教主教團週三(13日)正式表決通過新版《倫理與宗教指引》,明文禁止全國天主教醫院為跨性別人士提供「性別確認」醫療(gender-affirming care)。這項決定使天主教會多年來針對跨性別醫療的內部立場正式制度化。
《美聯社》報道,主教們在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的會議廳內,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修訂。此指引適用於全美成千上萬家天主教醫療機構;根據天主教醫療協會,全國每日約七分之一的病患在天主教醫院就醫,在部分社區更是唯一的醫療中心。
多數天主教醫院本來就採保守立場,不提供「性別確認」療程,包括荷爾蒙、心理或手術療法。新版指引將此立場正式化,各教區主教並可決定如何在本教區落實。
明尼蘇達州主教巴隆(Robert Barron)在公開討論時說:「面對所謂性別意識形態,我認為教會必須做出強烈清晰的聲明。」
天主教醫療協會則表示,感謝主教們採納其多項建議,並強調醫院仍會以尊嚴和尊重對待跨性別者,只是不會提供改變性特徵的醫療程序。
新版指引援引梵蒂岡2024年文件及美國主教團2023年教義聲明,其中明確指出:「天主教醫療不得以外科或化學方式將人的性特徵轉變為異性,也不得參與相關程序的研發。」
美國天主教內部對跨性別議題並非一致。部分堂區歡迎跨性別信徒,也有教會神職人員持保留態度。麻州跨性別教友塞尼特(Michael Sennett)表示:「天主教強調每個生命的尊嚴,而對許多跨性別者來說,『性別確認』醫療是讓生活可以延續的方式。」
倡議天主教 LGBTQ+ 包容的「新途徑事工」(New Ways Ministry)指出,許多跨性別天主教徒視過渡(transition)不僅是生理必要,更是精神和信仰層面的需要。
同日,多個進步宗教教派領袖亦發布聯合聲明,在特朗普政府與各州限制跨性別權利之際,公開表態支持跨性別、雙性人與非二元性別群體。
聲明強調:「在這個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刻,外界誤以為所有宗教人士都不肯定多元性別——事實並非如此。我們所愛的人都是依照上帝形象被造,神聖而完整。」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