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國留學生人數未見暴跌

國土安全部最新數據顯示,10月全美持有效學生簽證的國際生約130萬人,較去年同期僅下降不到1%,未出現先前外界預期的急跌情況。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部分國際生比例較高的院校出現小幅下滑,但多數學校表示,本學期海外招生仍大致穩定。AIRC國際招生管理協會行政總監哈蒙(Clay Harmon)說:「我們沒有看到國際學生入學量大幅崩落。」

報道引述學界指出,國際學生約佔全美專上學生總數6%,對經費、科研與校園多元化皆具關鍵作用。部分專注國際招生的文理學院與研究型大學,國際生的比例遠高於全國平均。

外界原本擔憂,特朗普政府今年一連串針對外國學生的措施會令留學生入學量大跌,包括限制19個國家的旅行、敦促院校限制外國學生比例、暫停3周學生簽證面試、更改審批程序、取消數千份被指控犯罪或逾期居留者的簽證,並試圖遣返多名參與以巴衝突示威的學生。

教育部回應表示,希望領取納稅人資助的院校優先擴展本國學生機會,但同時歡迎對校園與經濟具正面貢獻的外國學生。

國際教育協會NAFSA今年7月曾預測,今年秋季留學生新生可能銳減最多40%,並使大學城損失70億元經濟活動與超過6萬個職位。該協會現在表示,實際跌幅可能較預期為小,並將於本月公布修訂估算。

部分被白宮敦促減少國際生招生的頂尖學校報告國際新生比例僅微跌。哥倫比亞大學稱其大一新生16%為國際生,較去年的17%略降;哈佛大學本年大一則為15%,較2024年的16%下降一個百分點。兩校均指,主要錄取決策多在3月完成,因此不受今年政策推動影響。

多所傳統國際生比例高的院校回覆《郵報》時表示,變動情況各異。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稱,今年招收近2300名外國學生,約佔1/4,與去年相若。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縣分校的國際生人數則大跌27%,聖路易大學更下跌46%,主要集中於研究生層級,部分因去年特定研究生課程曾出現短暫需求激增後回落。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