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姆達尼當選激勵南亞裔與穆斯林青年

紐約市長當選人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即將於明年1月宣誓就職,成為紐約史上首位穆斯林及南亞裔市長。這場選舉在南亞與穆斯林社群間引發強烈共鳴,特別是年輕一代。

据《每日新聞》報道,馬姆達尼現年34歲,出生於烏干達,具有印度血統。他在布碌崙派拉蒙劇院的勝選演說中表示,「按傳統標準,我並非完美候選人──我年輕,我是穆斯林,而且我拒絕為此道歉。」

亨特學院19歲學生阿拉姆(Reona Alam)居於布朗士,父母為孟加拉移民。她一年前在社交媒體上得知馬姆達尼參選,起初並不抱希望。阿拉姆曾是「亞裔兒童與家庭聯盟」青年領袖,在馬姆達尼競選期間開始關注他的影片,包括以孟加拉語講解「排序投票」制度的短片。馬姆達尼造訪數十座清真寺,並在選戰最後階段發表十分鐘演說,談伊斯蘭恐懼症問題。

開票夜,阿拉姆守在書桌前不斷刷新票數。結果出爐後,她與父母分享喜訊,並聆聽馬姆達尼感謝各族群的致詞──從烏茲別克護士到埃塞俄比亞 社區。他提及印度首任總理,稱妻子為「Hayati」,意為「我的摯愛」,最後以寶萊塢經典歌曲結束演說。

阿拉姆說,「911事件後紐約對棕色膚色與穆斯林充滿偏見,他的勝利令我更勇於表達身分。紐約人用選票回應仇恨。」

選後一周,市內多間學校討論選舉結果,約每10名學生中就有1人是穆斯林。居於布碌崙米德伍德的高中生阿扎德(Amelia Azad)翌晨乘地鐵時,看見貼上的賀帖才知道結果。她與同學在公民課上觀看馬姆達尼演說影片,「我們覺得他真有南亞風格,從頭到尾都穿傳統服裝,這就是他的一部分。」

民調顯示,87.2%南亞裔選民支持馬姆達尼,其中青年比例最高。18至29歲亞裔選民中,兩成屬首次投票。

本報訊

馬姆達尼將成為紐約史上首位穆斯林及南亞裔市長。Amir Hamja/紐約時報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