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州總檢長詹樂霞(見圖)7日聯手18州總檢長共同向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發起一項聯合訴求,要求該機構立即恢復多語種警報,也確保緊急情況下突發警報能夠及時傳送至少數族裔社區。目前這項手機推送服務僅提供英文和西語版本。雖然聯邦通訊文員會在今年1月已通過了擴增該服務至13種語言的新規,但該機構卻始終拒絕啟動實施。今次這份聯合信警告,若聯邦通訊委員會在30天內不就新規提交公佈,則將採取法律行動。
無線緊急警報(WEAs)是由政府機構透過行動通訊業者發送的簡訊式警示,用以提醒民眾例如惡劣天氣、自然災害、失蹤人口或公共安全緊急狀況等需要注意的緊急狀況。此類警報是國內最廣泛使用且最有效的公共警示工具之一,但歷來僅以英文發布,近年才添加了西語警報。
詹樂霞辦公室指出,2021年颶風艾達造成紐約13人喪生,其中多數來自英語能力較低的社區,由此詹樂霞隨即便想聯邦通訊委員會提出了這一語言服務訴求。2023年聯邦通訊委員會投票通過擴展該服務,並於2025年1月正式頒布《多語種警報指令》,要求採用預先翻譯的警報模板,涵蓋13種最常見的非英語語言及美國手語(ASL)。該指令規定,自規則刊載於《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起,無線通訊業者須在30個月內更新系統以支援多語警報。
聯合信指出,然而,在通過該命令近十個月後,聯邦通訊委員會仍未正式公布,這一無任何解釋的延誤導致新的多語種系統遲遲未能生效。由於30個月的實施期需待公布後方能啟動,聯邦通訊委員會的消極態度已使全國範圍內現代化緊急警報系統的努力陷入停滯,無法確保更多非英語社群在災難或其他緊急情況中及時獲得救命資訊。若無擴展的語言可及性措施,全國的移民社區、包括紐約州在內的約130萬英語能力有限且不講西班牙語的居民將無法獲取關鍵資訊,以保護自身及家人免受惡劣天氣與其他緊急狀況的威脅。
聯合信指出,《行政程序法》及聯邦通訊委員會自身的法規均要求該機構須將通過的規則刊載於《聯邦公報》,拒絕履行此項義務已構成聯邦法律違規。聯合信特別強調,即使在聯邦政府持續停擺期間,該機構仍須履行此項職責。
詹樂霞強調,語言絕不應成為阻礙救命資訊傳播的屏障,每位紐約市民無論使用何種語言,都應知曉危難降臨時的應對措施。斥聯邦通訊委員會此舉不可接受且危及民眾安全。要求其立即採取行動,確保未來遭遇颶風、野火或洪水時,任何社區都不會陷入資訊真空。
本報記者孟莎紐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