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荷蘭因為荷方接管芯片製造商安世半導體,引發的爭議持續。外電報道安世半導體向客戶發信稱,中國子公司不確定「是否以及何時」出貨。
路透社引述安世半導體(Nexperia)寫給客戶的信函中提到,「我們正盡快進一步澄清中國對安世半導體在中國的工廠和分包商採取的行動的範圍和影響。」信函指,在重新獲得東莞工廠「供應鏈的監管權」之前,公司無法「監管產品何時以及是否」從這間工廠交付,亦無法保證芯片的質量。
荷蘭政府9月底接管安世半導體,憂慮公司會將關鍵技術轉移至中資母公司聞泰科技。中方反制,禁止安世在中國生產的芯片出口。荷蘭安世到上周停止向中國廠房供應晶圓,直至中美首腦會談後,中方同意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以緩解供應鏈壓力。
不過,據彭博社報道,中國商務部4日表示,目前尚未看到荷方採取有效措施回應,批評荷蘭政府「仍持單邊行動」,恐進一步加劇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不利影響。中國商務部批評荷蘭政府,不顧中方多次在磋商中提出的合理訴求,應該對事件造成全球半導體產供鏈動盪和混亂,承擔全部責任。希望荷方以負責任態度與中方相向而行,停止干涉企業內部事務,為安世半導體問題找到建設性解決方法。
荷蘭經濟事務部發言人回應表示,仍與中國及國際合作夥伴保持溝通,希望找到「對安世半導體及雙方經濟有利的建設性解方」。
這場中荷半導體爭端已使汽車產業憂心再度重演疫情以來的芯片短缺危機。安世半導體的產品多為車用邏輯芯片、晶體管等成熟製程元件,對汽車供應鏈影響迅速蔓延。歐洲車廠紛紛採取因應措施,以避免生產中斷。歐洲最大車廠福斯汽車 (Volkswagen) 已表示,正在尋找替代供應來源,並強調本周的生產供應仍可確保。
德國工業與汽車零組件供應商舍弗勒 (Schaeffler) 執行長羅森菲德 (Klaus Rosenfeld) 也指出,目前供應「仍未解決」,儘管公司暫時成功支應需求,情勢依舊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