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十月連漲神話」破滅

比特幣上月下跌近5%。圖為在薩爾瓦多,遊客走過國家圖書館的「比特幣專區」。路透社

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上月下跌近5%,終結2018年以來在10月上漲的紀錄。受特朗普關稅威脅影響,10月中旬短短數日,比特幣從12.6萬美元歷史高點暴跌至10.4萬美元,引發史上最大規模清算事件。分析指出,市場不確定性衝擊下,投資者未大規模回流比特幣,資產波動性仍大。

華爾街見聞報道,比特幣上月以11.4萬美元開盤,延續了9月5%漲幅的看漲情緒。這種樂觀情緒推動比特幣在10月6日首次突破12.6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然而,看漲勢頭迅速降溫,比特幣很快跌破12萬美元。到月中時,比特幣經歷了一次閃崩,價格一度跌至10.4萬美元。10月底,比特幣在11萬美元附近盤整。

10月在比特幣歷史上擁有特殊地位。過去7年中,比特幣每年10月都以盈利收市,這一連續紀錄在其歷史上的所有月份中無可匹敵,因此加密貨幣社區將10月稱為「Uptober」。上一次比特幣在10月收跌是在2018年,當時收於6303美元,較月初的6958美元下跌約4%。10月見證了加密貨幣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清算事件。受到特朗普關稅威脅影響,比特幣幾天內從高點暴跌超過20%。Wintermute場外交易部門負責人Jake Ostrovskis表示,市場參與者仍然猶豫不決,他們正在消化這一有史以來最大的清算事件。在對系統中可能仍然存在的特定脆弱性的持續猜測中,這種謹慎態度仍在持續。

數字市場數據提供商Kaiko的高級研究分析師Adam McCarthy則指出,加密貨幣在10月初追蹤黃金和股票接近歷史高位,但當不確定性今年首次真正衝擊投資者時,他們並未大規模重返比特幣。這次大幅回撤提醒人們,這一資產類別仍然非常狹窄。

儘管如此,本輪市場結構與2018年存在顯著差異。2018年10月收跌後,比特幣在11月遭遇了其歷史上最嚴重的單月跌幅,暴跌36.4%。當時正值漫長熊市周期的高峰期,加密貨幣市場正努力從2017年的大漲中恢復。與2018年不同,比特幣當前的市場結構得到了多項看漲基本面的支撐。通過現貨比特幣ETF的機構興趣、交易所資金外流以及鏈上數據顯示,長期持有者並未大舉拋售。

分析指,即使價格在11萬元附近盤整,波動性也低於此前市場頂部時期,表明可能處於另一次突破前的降溫階段。財庫公司Strategy聯合創始人Michael Saylor預計,比特幣到2025年年底將達到15萬美元,這12個月可能會成為(比特幣)史上最好的12個月。本報訊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