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激戰進尾聲 華人熱議選情走向

今天(4日)是紐約市正式投票日,也是2025年選民選出心儀候選人的最後機會。今年的選舉因市長寶座之爭而備受矚目。前州長柯謨(Andrew Cuomo)、民主黨提名人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及共和黨候選人斯利瓦(Curtis Sliwa)三人展開激烈角逐。近日,誰能問鼎市長寶座也成為華人社群熱議的話題。

在亞潮萌(Asian Wave Alliance)的微信群組中,該組織創辦人朱雅婷(Yiatin Chiu)轉發並討論昨日(3日)中午公布的 AtlasIntel 最新民調。數據顯示,馬姆達尼支持率為43.9%,柯謨以 39.4% 位居第二,雙方差距僅數個百分點,引發華人網友熱烈討論。

朱雅婷表示,創辦群組的初衷,是希望透過社群平台「讓大家接觸更多元的訊息來源,而不是陷入單一立場」,並鼓勵居民「從多角度了解資訊,再自行作出判斷」。她強調,群組並非「宣傳陣地」,而是希望營造理性討論的空間。「越多人願意出來討論,就代表大家更關心政治。長期以來,華人的投票率一直偏低,因此真正走出來投票才是關鍵。」

她重申:「無論支持哪位候選人,最重要的是出來投票,否則華人聲音永遠被忽視。」

她提到,市長其實對紐約公立學校的家長影響最大。「許多議題仍需州政府立法,但公立學校則是市長權限非常大的範疇。」她說,若馬姆達尼當選,可能延續前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的教育理念,「例如推行小班制、調整資優班制度等,這些政策都可能直接影響華人學生的升學機會。」

居民聯盟主席藏東慧表示,看到微信群內討論如此熱烈「感到欣慰,說明大家開始關心政治」。

他分析,柯謨仍具一定勝算。「雖然我最初支持亞當斯(Eric Adams),但既然他退選,柯謨就是目前最佳選擇。」

他補充說:「隨著多位重要人物接連呼籲斯利瓦退選,我相信柯謨的聲勢正在回升,而斯利瓦的支持度正在下滑。即便他不退選,柯謨仍有機會逆轉。」

他預估,最終票數可能為:馬姆達尼約 50%(誤差正負 6 個百分點)、柯謨約 40%(誤差正負 6 個百分點)、斯利瓦約 12%(誤差正負 5 個百分點)、亞當斯約 1% 至 2%。他強調:「換句話說,即使斯利瓦不退選,柯謨仍有勝出的可能。我願意投下自己的一票,希望紐約能朝著穩定發展的方向前進。」

不過,也有不少青年選民表態支持馬姆達尼。

一位 30 歲的亞裔選民張Ellen表示,馬姆達尼代表「新一代改革派力量」,「他關心住房、交通與社會公平,也讓我看到紐約改變的希望。」

在此前柯謨前往法拉盛北方大道(Northern Boulevard)舉行的拉票活動中,兩名高中生模樣的年輕人坦言:「我是因為爸媽才來的,其實我支持馬姆達尼。」

除了亞潮萌等社群組織外,小紅書也成為年輕華人熱議市長選舉的線上陣地。在一篇題為「如果馬姆達尼當選紐約市長,你還會繼續住在紐約嗎?」的貼文下,不少網友留言:「完全被『租金不再上漲』吸引了」、「希望能實現免費地鐵」、「我覺得他的政策太理想化,要是真的實施,MTA 大概會罷工到我都不用上班了。」

隨著投票進入尾聲,誰將摘得市長寶座,今晚拭目以待。

紐約某投票點。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