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盛投票站現熱潮

昨日(2日)為紐約市提前投票的最後一天,法拉盛「男童投票站」(Boy’s Club)內外人流不斷,不少居民攜家帶口來投票,氣氛熱鬧。今年的選舉因涉及市長寶座之爭而備受矚目,前州長柯謨(Andrew Cuomo)、民主黨提名人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及共和黨候選人斯利瓦(Curtis Sliwa)三人展開了激烈角逐。

根據紐約市選舉局(NYC BOE)昨日下午6時30分在官方社交平台X上發布的數據,全市五大行政區共計有735,317名選民完成提前投票登記。布碌崙(Brooklyn)投票人數最高,達243,737人;曼哈頓(Manhattan)以212,679人緊隨其後;皇后區(Queens)166,519人;布朗士(Bronx)58,661人;史坦頓島(Staten Island)則為53,721人。

黃敏儀現身投票站 站內站外人流不斷

昨日中午時分,紐約市議員黃敏儀(Sandra Ung)也現身法拉盛投票站,陪同媽媽投票。她表示,這次選舉關係到紐約市未來四年的發展方向,「無論誰當選市長,我都會與他合作,確保皇后區與亞裔社區的聲音被聽見。」她強調,華人選民應積極參與選舉,「華人的票數非常關鍵,希望大家踴躍投票,讓自己的聲音被聽到。」此次選舉結果也將決定她能否順利連任第三任期。

昨日下午約12時40分,投票站內氣氛熱烈,志願者與選務人員忙於協助選民完成投票流程。據工作人員統計,截至中午時分,該站投票總數已超過2900票。「今天是最後一天,大家都趕來投票了,不過其實第一天最踴躍。」一名工作人員說。她指出,今年投票站共設有四名中文(普通話)翻譯、三名韓語翻譯及四名印度語翻譯,確保不同族裔選民都能順利表達意願。另一名投票站人員表示,中午至下午三點是人流高峰期,很多人攜家帶口罩前來投票。投票站外的街頭同樣緊張熱烈,三大陣營志願者分別高舉旗幟、派發傳單,向沿途居民積極拉票,為最終選戰衝刺。

「華人老人力挺柯謨」

投票站的另一名翻譯工作人員表示,今年的投票氣氛格外熱烈,「比總統大選還熱鬧」。她指出,由於該投票站位於華人社區,約有七成選民為華人,「這次為了市長選舉,很多老人家特地出門投票。有一位男士甚至說,他太太癱瘓在床,他都想把她拉來投票。」

該工作人員回憶,不少選民拿著選票直接詢問:「以前那個當過州長、現在又在選的那位在哪裡?我要投給他。」她笑說:「我服務的選民絕大部分都支持柯謨,感覺今年比總統選舉還熱鬧。老人們都很擔心馬姆達尼上台。」

居住在法拉盛的李女士也明確表達支持柯謨,她認為柯謨政治經驗豐富,「柯謨至少有經驗啊。馬姆達尼說什麼都免費,但錢從哪裡來?不還是要加稅嗎?」她批評,馬姆達尼主張的可負擔住房政策「看似幫助低收入家庭,實際上卻導致高樓林立,反而遮擋了低層住宅的陽光。」

馬姆達尼勢頭正盛

雖然華人長者多力挺柯謨(Andrew Cuomo),但民主黨提名人馬姆達尼勢頭正盛,吸引了年輕一代與南亞裔選民的廣泛支持。

一名居住在法拉盛的69歲日本裔女性選民表示:「我喜歡馬姆達尼的能量,他很直接、誠實,願意與任何人對話。」她批評前州長柯謨「過去涉及多起醜聞,並與金主關係密切」。對於外界質疑馬姆達尼的政策過於理想化,她認為:「他很聰明,說過會找最有經驗、最有智慧的人共事,也懂得妥協。我相信他能與各方合作、不被任何人收買。」

她並指出,自己最關心的是法拉盛的交通與街頭管理問題,「新的巴士路線改得亂七八糟,班次更少、人更多、還更擁擠,希望新政府能改善。街頭小販也應該集中、有序地管理,現在人行道都快走不動了。」

來自尼泊爾的選民加瓦力(Vijay Jyawali)帶著妻子與孩子前來投票,他說這是自己人生第一次參與選舉。「以前雖然有資格,但從沒被激勵。今年不同,我感覺有人真的替我們工薪階層發聲。」他表示,南亞裔社區對馬姆達尼反應熱烈,「他不僅長得像我們,更講出我們的處境。」

另一名年輕華人選民Joey則指出,馬姆達尼在社交媒體上的表現吸引了許多年輕人。「我喜歡他提出的免費公車政策,也欣賞他願意傾聽不同意見。他看起來真誠,不像那些只會打恐懼牌的政治人物。」

隨著提前投票結束,全市正式投票日將於明日(11月4日)登場,市長與各級民選職位最終花落誰家,還請拭目以待。本報記者王冰岩紐約報道

黃敏儀和媽媽。

站外拉票熱烈。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