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上周召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作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官方新華社今天(28日)公佈習近平說明全文,強調未來5年外部環境嚴峻複雜,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堅持做強國內大循環,加快形成強大國內經濟循環體系,以國內循環的穩定性對衝國際循環的不確定性。
相關新聞:十五五|《建議》公佈 提升港澳依法治理效能 支持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習近平就《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他指出,綜合判斷,「十五五」時期我國發展面臨的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經濟社會發展須保持適當速度
《建議》稿由15個部分構成,分為三大板塊。習近平指出,《建議》稿提出,「十五五」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制定和實施好「十五五」規劃,就能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習近平指出, 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一個重要標誌性指標就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要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保持適當速度。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建議》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習近平指出,最重要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在推動科技創新、加快培育新動能、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上取得實質性、突破性進展。
《建議》稿突出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等方面作出部署,提出優化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提出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提出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習近平指出,需要注意的是,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具備一定稟賦條件,要充分考慮現實可行性,《建議》稿強調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要引導大家科學理性、實事求是地開展工作,防止一哄而上。
關於做強國內大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習近平指出,外部環境越是嚴峻複雜,越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堅持做強國內大循環,加快形成強大國內經濟循環體系,以國內循環的穩定性對衝國際循環的不確定性。
《建議》稿突出做強國內大循環,對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出部署,強調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於物和投資于人緊密結合,大力提振消費,擴大有效投資,堅決破除阻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強調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提升宏觀經濟治理效能。同時,提出拓展國際循環,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維護多邊貿易體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