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配合ICE繞過法律障礙

近來聯邦移民執法部門在移民法庭抓捕移民,當即遣返的案例大增,美國移民協會近日發布的一份分析指出,這種情況離不開移民法庭法官的配合。該機構通過自由信息法獲取的相關數據顯示,ICE的律師向法庭提出的撤銷出庭移民的遣返程序案件的要求大增,而多數案件中法官都准許了這種要求。這意味ICE可以不用等著移民在律師的代表行使法律賦予的辯護權,而立即將其列入「快速遣返」名單,也使得在法庭抓捕移民成為移民執法人員的利器。

作為特朗普政府推行大規模遣返政策的一部分,聯邦移民與海關執法局最近幾個月來在全美移民法庭展開新一輪「快速遣返」行動。美國移民協會(American Immigration Council)與拉丁正義法律辯護基金(LatinoJustice PRLDF)近日根據取得的最新數據顯示,ICE律師大幅增加向法官提出撤銷在庭移民遣返案件的動議,而多數法官在未經充分審查的情況下予以批准,使移民當庭被捕、即時遣返的情況急劇上升。

根據資料,這項新策略自5月20日前後在全國推行,與ICE在移民法庭現場抓捕非公民的行動同步進行。其核心目的是繞過移民法庭的正當程序保障,將原本進入正常審理程序的移民直接轉入「快速遣返」(expedited removal),以達成「速審速遣」的目的。

美國移民協會的分析指出,在正常情況下,移民和政府雙方均可向移民法官提出「撤銷遣返程序動議」,但必須以書面形式提交,並詳細說明理由,讓對方有足夠時間回應。對於未被拘留的移民,動議應至少於開庭前15至30天提出。然而,數據顯示,自5月20日起,ICE律師口頭提出撤案的次數暴增633%,每日口頭動議數從原本最多30餘件飆升至百件以上,而書面動議數量則無明顯變化。

在5月1日至7月28日期間,ICE共提交6616件撤案動議,其中81%為口頭提出,違反法庭規定。而法官在86%的口頭動議中於同日即作出裁決,而非依規給予被告10天回應期。最終,法官當場批准了超過80%的此類動議,使ICE得以立刻將被撤案的移民轉入「快速遣返」程序,當場逮捕並送往拘留中心。

自5月以來,隨著此類案件增加,全國多地移民法庭外的抗議行動此起彼伏。數百名民眾、宗教領袖、退伍軍人與地方政要紛紛陪同移民出庭,試圖阻止當庭逮捕或至少見證過程。多位國會議員也致信ICE,對這種「針對自願出庭、遵守法律程序的非公民的可疑行為」表示震驚與關切。

多個維權團體現已對ICE提起訴訟,要求停止這種「撤案即遣返」的策略。他們指出,這種做法嚴重侵蝕了移民的正當程序權,特別是對缺乏律師協助、不了解複雜法律規定的移民而言,幾乎剝奪了辯護機會。

移民協會的分析指出,ICE正透過這一策略將數千名非公民從正規法庭程序轉入簡化的遣返管道,而移民法官對此「積極配合」的態度令人憂慮。報告警告,這種轉變不僅違背司法中立原則,也讓移民法庭逐漸淪為「遣返機器」的齒輪,偏離作為移民法公正裁決者的職責。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多個維權團體現已對ICE提起訴訟,要求停止這種「撤案即遣返」的策略。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