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值「仇恨犯罪宣導月」(Hate Crimes Awareness Month),市長仇恨犯罪預防辦公室(OPHC)、市長社區事務小組(CAU)等多個市府辦公室在9日舉行圓桌會,向社區介紹打擊仇恨犯罪的多項新方案,同時亦強調報警的重要性,鼓勵民眾遇案即報警。然而當被問及如何解決社區在報警後,因司法係統對不法分子降低指控甚至釋放的沮喪,重塑民眾報警信心的提問,則表示根據近期所收到的反饋並未覺得社區對報警存沮喪消極態度,但願聞更多。
市長仇恨犯罪預防辦公室行政主管拉姆賈坦(Vijah Ramjattan)介紹,該辦公室於2019年夏天為應對仇恨犯罪而成立,紐約市也由此成為全國首個設立了該辦公室的城市。該辦公室旨在打擊仇恨犯罪,透過發展並協調以社區為導向的預防方案所採取的全面性預防策略。聚焦於教育推廣、建立持久的社區關係,並未受害者及其他社群提供療愈服務。目前在全市5大區內與超過60個多元社區夥伴建立有合作關係。
拉姆賈坦指出,仇恨犯罪真實存在,但也意識到要想真的影響並改變紐約市仇恨犯罪的發展軌跡,就必須從某處著手,由此產生了與「終將成年、進入大學以及未來可能成為仇恨犯罪潛在施暴者的」年輕人們對話,青少年交流大使領導項目(Youth Ambassador Leadership Program)與跨區反仇恨藝術行動(Multi-Borough HeARTwork Against Hate)巡迴學生藝術展應運而生,以遏製仇恨犯罪、偏見與歧視。他指出,目前該辦公室正將工作重心高度集中於青年層面,對抗仇恨犯罪的艱巨任務正逐步推進,相關議題也在持續浮現中。
與此同時,市府也在加強與社區機構的合作中,展開諸如耆老自衛技巧等合作增進社區自我防範。
拉姆賈坦強調,其辦公室所採取的方案旨在將意識轉化為行動,但也涵蓋了整個家庭,尋求引導整個家庭共同思考偏見、仇視以及仇恨犯罪等議題。「沒有人天生就懷有仇恨。仇恨是後天習得的感情和反應模式。因此我們必須將家庭納入行動範疇,確保全員共同努力,竭盡所能遏制仇恨犯罪。」
市長打擊反猶太主義辦公室行政主管戴維斯(Moshe Davis)介紹了市府在內部整頓仇恨犯罪方面所做的努力,比如對市府工作人員展開培訓,確保在工作及與公眾的接觸中專業應對有關仇恨犯罪、歧視與偏見等情況。
市長社區事務小組穆斯林高級顧問艾門(Mohamed Amen)表示,言論自由與仇恨犯罪並不相同,但許多時候人們容易對2個概念做以混淆,指出對於仇恨犯罪有專業的法律條文做定義。他亦指出,仇恨係後天所習得,而紐約市則以多元化著稱,這意味著當一個社區或群體遭遇仇恨犯罪,其他社區或群體也將面臨類似境遇。
艾門同時提及了消極報警,向與會媒體強調了報警的重要性,鼓勵民眾報警令警方得以進行其執法工作,但也指出,對於消極報警的情況或存在許多緣由,比如懼怕警方等等,須針對具體情況繼續推進,確保案發後報警真正得到落實。
在隨後的問答環節,包括拉姆賈坦在內的與會者們多就消極報警做以了強調,鼓勵民眾勇敢報警並反復重申其重要性,強調紐約市警認真負責,在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民眾無需懼怕。
針對消極報警,本報就多年來社區所反映的另一因素,即民眾對報警之後,不法分子卻在檢控環節中被降級指控甚至釋放的結果感到沮喪,從而不願再報警的情況進行了說明,提問市府在解決這一沮喪、重塑民眾信心方面是否有應對方式。
針對本報詢問,拉姆賈坦則展示了一組包括高慧民案等備受矚目的仇亞案件的主媒報道截圖,表示案件均被認真應對,增進了社區信心。「我們都看到了這些案件,這些公開處理的案例廣為人知。我們也目睹了社區民眾如何真切地表示了認同——他們感到更有力量、更受重視、更被傾聽,更確信自己向紐約市警的投訴獲得了嚴肅對待,相關人員也因此承擔了責任。」
他同時指出,近期其辦公室剛與松柏之家共同舉辦了一場培訓,活動中所收到的反饋並未令他覺得社區對報警存在沮喪消極情緒,「大家都因自己的案件被受到極度重視而感受到力量,市警已竭盡所能與地檢辦公室協同確保所有報了警的仇恨犯罪均被起訴,並追究施暴者的責任。這種賦權感日益增強,這是我們所接獲到的訊息。」
他同時也表示,願就社區的不同反饋再做以了解,尋求解決方案。本報記者孟莎紐約報道

拉姆賈坦在當日圓桌會上發言。